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兴尽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饿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兴尽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饿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
)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自己内心世界的抒发。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通过对金山和焦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诗中的“金山楼观何耽耽”一句,就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接着,“撞钟击鼓闻淮南”则是通过听觉的细节,增强了场景的氛围感和历史感。
在描写焦山时,诗人着重表现了僧人的平淡生活:“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相处,也反映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一种向往。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一句,通过对云、浪和人迹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于外界变化无常的感慨。
“而此不到心怀惭”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到达某处的遗憾和自责之情,显示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
接下来的“同游兴尽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一句,则表现出了诗人的独立性格和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在描绘清晨自然景象时,“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则是通过水流和歌声,传达了一种自然与人性的和谐统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放松。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这一段落,不仅描绘了诗人与老僧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反映出一种跨越世俗界限的人文关怀。
最后,“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几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生活所处之地的期待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内心独白,是一篇集观察、抒情、哲思于一体的佳作。
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
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
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
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
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
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
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
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
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
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
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
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
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
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
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
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
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
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
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
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
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
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寿张太尊》【明·李之世】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https://shici.929r.com/shici/8TuL7DfwV.html
翠竹津头渡,青门郭外村。
林疑濠濮想,溪似武陵源。
乐道唯耽隐,忘机岂避喧。
一经韦相业,数亩仲长园。
玉种三株树,霞餐九节根。
瑶编窥宝箓,云笈授真言。
曲水罗琼馔,秋花扑羽尊。
三山遥在望,红日俯天门。
白社怜同调,青林羡独栖。
一亭依绝巘,千涧注回溪。
割汉飞甍出,撑空古木齐。
磨崖开碧洞,凿道俯丹梯。
泉冽笼鹅沼,山芳种药畦。
鹤巢窥幔稳,燕语掠檐低。
坐揽群峰尽,行穿一径迷。
垂萝纷网户,嫩柳曲缘堤。
塔影连奎阁,钟声度古提。
居然濠濮想,何异武陵溪。
搜景穷无象,冥思悟有倪。
清言霏捉麈,玄夜破然犀。
书满邺侯架,灯悬太乙藜。
花间时梦蝶,云里忽闻鸡。
旧好移尊入,新诗研露题。
不须投井辖,多暇此攀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