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凛大节,馀事亦千古。
剩墨照空山,犹堪辟豹虎。
欲访逍遥楼,濛濛隔寒雨。
平原凛大节,馀事亦千古。
剩墨照空山,犹堪辟豹虎。
欲访逍遥楼,濛濛隔寒雨。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名为《阻雨二日与亥白搜剔武连轶事咏之得四首(其二)逍遥楼》。诗中描绘了平原上凛然的大节,以及在余事中展现出的千年风骨。诗人通过“剩墨照空山”这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暗示着那些墨迹虽已干涸,却依然能照亮空山,如同勇士的英魂,足以震慑猛兽。最后两句“欲访逍遥楼,濛濛隔寒雨”,表达了诗人渴望探访传说中的逍遥楼,却被寒冷的雨水阻隔的心境,既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向往,也暗含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此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崇敬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
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
春幡颤袅,怜旧时、人面难寻。
浑不似、故山颜色,莺燕共沉吟。销沉。
六朝裙屐,百战旌旗,付渔樵高枕。
何处有、藏鸦细柳,系马平林。
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
天未暮,帘前只是阴阴。
更尊前、几回西笑,茫茫时事如许。
长安一雨分新旧,惟有夕阳无主。
春思苦,怕花满,红桑无地悲离黍。
春归甚处,但残燕空林,乱莺芳草,总是断魂路。
嗟迟暮,休倚兰成词赋,江关赢得孤旅。
高楼纵续笙歌梦,愁带北来笳鼓。
乡信阻,想寂寞,珠帘尚捲西山雨。
凄弦自语,恁冷泪成波,荒波变酒,浇遍赵州土。
五月双溪上,垂杨千万枝。
春风碧水远,旦旦鸣黄鹂。
黄鹂惊飞日欲暮,念家却在南平住。
林塘高馆一逢君,千里羁愁散烟雾。
闻子昔者居西山,把书曰在青松间。
新移苓术且未斸,旧种薜萝应可攀。
武阳校官归未久,瘴疠还闻古来有。
红窗鹦鹉唤客名,青叶槟榔劝人酒。
寻幽忆过东平来,丹山碧霞仙掌开。
武夷山人住九曲,柴门不出生青苔。
中轩松竹题诗遍,宁许时流漫相见。
名姓先承紫凤书,褐冠不上金銮殿。
时来空谷行采薇,石田草生秋林稀。
往来物色不可得,使者空向江南归。
我惭羁穷少颜色,闻此伤情岂终极。
芳筵置酒清夜半,月出登楼动悽恻。
萧萧水气浮南湖,繁星丽汉光有无。
梧桐叶高白露下,起舞为子听啼乌。
君家兄弟才名早,幢憧冠盖闽湘道。
芳年苦志思奋励,莫遣秋风动原草。
由来聚散日纷纷,此别音书何处闻。
百丈岭前应念我,象牙潭上却寻君。
《寄西山郑子纲自邵武校官归》【明·刘崧】五月双溪上,垂杨千万枝。春风碧水远,旦旦鸣黄鹂。黄鹂惊飞日欲暮,念家却在南平住。林塘高馆一逢君,千里羁愁散烟雾。闻子昔者居西山,把书曰在青松间。新移苓术且未斸,旧种薜萝应可攀。武阳校官归未久,瘴疠还闻古来有。红窗鹦鹉唤客名,青叶槟榔劝人酒。寻幽忆过东平来,丹山碧霞仙掌开。武夷山人住九曲,柴门不出生青苔。中轩松竹题诗遍,宁许时流漫相见。名姓先承紫凤书,褐冠不上金銮殿。时来空谷行采薇,石田草生秋林稀。往来物色不可得,使者空向江南归。我惭羁穷少颜色,闻此伤情岂终极。芳筵置酒清夜半,月出登楼动悽恻。萧萧水气浮南湖,繁星丽汉光有无。梧桐叶高白露下,起舞为子听啼乌。君家兄弟才名早,幢憧冠盖闽湘道。芳年苦志思奋励,莫遣秋风动原草。由来聚散日纷纷,此别音书何处闻。百丈岭前应念我,象牙潭上却寻君。
https://shici.929r.com/shici/48dBjEKP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