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去见雪峰师,古涧寒泉瞪目时。
彻底无痕才识己,转身有路复名谁。
子归父处那求顾,云向山来不待吹。
西舍机鸣聊织锦,梭脐阴阴细飞丝。
南山去见雪峰师,古涧寒泉瞪目时。
彻底无痕才识己,转身有路复名谁。
子归父处那求顾,云向山来不待吹。
西舍机鸣聊织锦,梭脐阴阴细飞丝。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解兄之雪峰礼本师》,表达了诗人对雪峰师的敬仰和对自己修行的感悟。首句“南山去见雪峰师”描绘了诗人前往深山拜谒师尊的场景,显示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高人雅士的向往。
“古涧寒泉瞪目时”通过描绘古涧寒泉的景象,寓言般地表达出在静心凝视中领悟真理的过程,暗示修行者需要摒弃杂念,凝神静观。
“彻底无痕才识己”进一步强调只有深入内心,洞察无痕,才能真正认识自我,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觉醒。“转身有路复名谁”则意味着在顿悟之后,人生道路变得清晰,身份也随之改变。
“子归父处那求顾,云向山来不待吹”运用象征手法,表明修行者无需外求,内心的回归与自然的顺应是修行的至高境界。
最后两句“西舍机鸣聊织锦,梭脐阴阴细飞丝”,以织布为喻,形象地展示出生活的日常与修行的融合,即使在世俗劳作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的内省与超脱,以及对师道的尊重和对修行之路的探索。
行遍江南,算只有、青山留客。
亲友间、中年哀乐,几回离别。
棋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犹见川留血。
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寒日短,愁云结。
幽故垒,空残月。听阁阎谈笑,果谁雄杰。
破枕才移孤馆雨,扁舟又泛长江雪。
要烟花、三月到扬州,逢人说。
枢电光旋。应九五飞龙,大造登乾。
万国冠带,一气陶甄,天眷自古雄燕。
喜光临弥月,香浮动、太液秋莲。凤楼前。
看金盘承露,玉鼎霏烟。梨园。
太平妙选,赞虎拜兕觞,鹭序鹓班。
九奏虞韶,三呼嵩岳,何用海上求仙。
但岩廓高拱,瓜瓞衍、皇祚绵绵。万斯年。
快康衢击壤,同戴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