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三送张史君》
《水调歌头·其三送张史君》全文
宋 / 杨炎正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

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

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

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问君侯,今几日,到东州。

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

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

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炎正的《水调歌头·送张史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挽留,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两句,表现了乡亲们对即将离开的人的挽留之情,通过举杯邀请史君停留,展现了一种浓郁的情谊。

“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这里的桃李春色正盛,但在送别的场合,却显得无言以对,只能眼睛着那即将远去的归舟,心中充满了不舍和依恋。这种描写增添了离别时的惆怅情绪。

“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这一句通过对音乐的描摹,传递出一种深远的情感。史君在离开之际,听到美妙的笙音,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带着人们的祝愿和不舍,这些情感在心中汇聚成一片离愁。

“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诗人通过对酒宴场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饮酒至醉但仍旧担忧时光易逝的心情。袖子因酒而潮湿,更显得离别之际的不舍与惆怅。

“问君侯,今几日,到东州。”这一句询问史君何时抵达东州,透露出对远行者的关心和牵挂。

“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这里预示着史君归家的时间,当春天过后,梅花已经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种描写既是季节的转换,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诗中表达了对途中的信息传递可能会让远方的人先得知消息,从而增加离别之痛。同时也担心自己在归去时,将无法再见到史君。

“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志向与未来规划,表明即将结束仕途的忙碌,准备去寻访古代隐逸之地——赤松林,以实现个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心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期待和向往。

作者介绍
杨炎正

杨炎正
朝代:宋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生辰:1145—?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猜你喜欢

题椿桂堂四首

灵椿移植自仙宫,丹桂年年不办供。
材荐明堂皆巨栋,君家培殖富阴功。

(0)

题扇集句五首

宝扇重寻明月影,月边仍有女乘鸾。
主家阴洞细烟雾,姑射仙姿不畏寒。

(0)

谢制帅高卿剡四首

宰邑非良才,朴拙瞢信己。
曾无补毫发,粗不畏首尾。
倚公造物手,袭璧护玷毁。
世有百谪余,观旁首重稽。

(0)

行春辞三首

懑官曹兮缚虎,拥簿领以昏溃。
窃逍遥於数刻,傥淟汨於终岁。
倚僧垣睨鸿影兮,涤胸尘而一快。
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沫。
吾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
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
顽予姿之麏鹿兮,合岩栖而钓濑。
怳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
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顷之犹在。
明年其饯西归兮,将家渔舟老牛背也。

(0)

学宫诸生饮邀予与子野同之三首

同簉儒宫把一觞,鹿鸣伐木奏深堂。
要防技痒论文地,莫忆前宵放酒狂。

(0)

再次韵送张守

目送归帆风融轻,赠诗还笑字欹倾。
如公风义仍知己,计我隆污合用情。
想觐龙颜新得意,未忘牛耳旧同盟。
周旋尚可诸公后,肯放江湖了此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