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负手向江村,浅水芦花没旧痕。
亦有高寒宫阙意,朝衣清露想贞元。
出门负手向江村,浅水芦花没旧痕。
亦有高寒宫阙意,朝衣清露想贞元。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漫步江边的情景。首句“出门负手向江村”,开门见山地勾勒出诗人的行踪与姿态,负手而行,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接着,“浅水芦花没旧痕”一句,以“浅水”、“芦花”为载体,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还暗含着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亦有高寒宫阙意,朝衣清露想贞元”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上的“高寒宫阙”相联系,借以抒发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之情。“朝衣清露想贞元”中的“贞元”,指的是唐朝贞元年间,这里借指那个时代的政治清明与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想象自己穿着朝服,在清冷的露水中回望过去,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深深眷恋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传统价值的追寻与怀旧情怀。
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
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金尊里。
任遗英乱点,残粉低坠。
惆怅杜陇当年,念水远天长,故人难寄。
山城倦眼,无绪更看桃李。
当时醉魄,算依旧、裴回花底。斜阳外。
谩回首、画楼十二。
端有恨,留春无计,花飞何速。槛外青青翠竹。
镇高节凌云,清阴常足。
春寒风袂,带雨穿窗如利镞。
催处处、燕巧莺慵,几声钩辀叫云木。
看波面、垂杨蘸绿。最好是、风梳烟沐。
阴重熏帘未卷,正泛乳新芽,香飘清馥。
新诗惠我,开卷醒然欣再读。
叹词章、过人华丽,掷地胜如金玉。
湘中十七门,层层居中央。
经营自何代,传是汉定王。
穷力致远士,侧身思咸阳。
地褊乃后绝,炎灵久无光。
今非昔所望,林麓深青苍。
歌舞来其上,军营在其旁。
国人记本始,祠典脩烝尝。
嘉节近楚俗,羁怀渺湖乡。
野菊岂不采,含英待秋霜。
风骚企高调,登览独成章。
回仙吸露餐霞者,却胜人间烟火馀。
二十八言留壁上,不须青鸟为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