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鹢发胥江,风平五两䉶。
霁天留晓月,麦剡入篷窗。
行阅溪山画,真称文物邦。
具区空阔里,涌出洞庭双。
兰鹢发胥江,风平五两䉶。
霁天留晓月,麦剡入篷窗。
行阅溪山画,真称文物邦。
具区空阔里,涌出洞庭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胥江出发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上的宁静与景色之美。首句“兰鹢发胥江,风平五两䉶”中,“兰鹢”指的是装饰华丽的船只,胥江则是苏州附近的一条河流,整句描绘了船只在平静的江面上缓缓启航的场景。“风平五两䉶”中的“五两”是古代的风向标,此处暗示风平浪静,而“䉶”则可能指船只的帆或某种标志,整体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接着,“霁天留晓月,麦剡入篷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洒落在麦田上,透过篷窗映入眼帘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旅程的悠长与美好。这里运用了“霁天”(雨后放晴的天空)和“晓月”(晨起时的月亮),以及“麦剡”(麦田)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行阅溪山画,真称文物邦”则表达了诗人对沿途风景的赞叹,将所见的山水比作画卷,赞美了这片土地的文化繁荣和历史底蕴。“行阅溪山画”意味着在航行中欣赏到如同画卷一般的美景,“真称文物邦”则强调了这个地方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
最后,“具区空阔里,涌出洞庭双”中的“具区”是太湖的古称,“洞庭双”则指太湖中的洞庭山,这两句诗描绘了太湖的广阔与壮丽,洞庭山在湖面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色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地方文化的深刻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旅途的愉悦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