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朝偃蹇大江东,烟月流连六代风。
建业文房收宝笈,清凉法眼启琳宫。
帝都执玉才嫌后,天堑浮桥已架空。
一听大梁春夜雨,最思花是去年红。
小朝偃蹇大江东,烟月流连六代风。
建业文房收宝笈,清凉法眼启琳宫。
帝都执玉才嫌后,天堑浮桥已架空。
一听大梁春夜雨,最思花是去年红。
这首诗描绘了南唐时期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灵动美。首句“小朝偃蹇大江东”,以“小朝”对比“大江”,隐含着王朝兴衰的感慨,大江东去,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烟月流连六代风”,则将目光投向了南唐六代的繁华与风流,烟月代表了夜晚的美景,也暗喻着历史的迷离与朦胧。
接着,“建业文房收宝笈,清凉法眼启琳宫”,这两句描绘了文化与宗教的繁荣,建业作为文化中心,收藏着珍贵的书籍,而清凉法眼的开启,则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文化的积淀,也体现了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帝都执玉才嫌后,天堑浮桥已架空”,这里通过“帝都执玉”与“天堑浮桥”的对比,表达了对权力更迭与科技进步的思考。帝都的权力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浮桥”的出现则预示着新的连接与沟通方式的诞生,暗示了时代的进步与变革。
最后,“一听大梁春夜雨,最思花是去年红”,这句诗以春夜雨声和去年的花朵为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雨声与花朵,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南唐时期的历史风貌、文化特色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良辰佳节。
问底事,十番九番为客。
景物春妍,莺花日闹,自是情怀今别。
只有思归魂梦,却怕杜鹃啼歇。
消凝处,正丝扬冉冉,寸肠千折。
谩说。
临曲水,修竹茂林,人境成双绝。
俯仰俱陈,彭殇等幻,何计世殊时隔。
倚楼碧云日暮,漠漠远山千叠。
沈醉好,又城头画角,一声声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