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唐》
《南唐》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小朝偃蹇大江东,烟月流连六代风。

建业文房收宝笈,清凉法眼启琳宫。

帝都执玉才嫌后,天堑浮桥已架空。

一听大梁春夜雨,最思花是去年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唐时期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灵动美。首句“小朝偃蹇大江东”,以“小朝”对比“大江”,隐含着王朝兴衰的感慨,大江东去,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烟月流连六代风”,则将目光投向了南唐六代的繁华与风流,烟月代表了夜晚的美景,也暗喻着历史的迷离与朦胧。

接着,“建业文房收宝笈,清凉法眼启琳宫”,这两句描绘了文化与宗教的繁荣,建业作为文化中心,收藏着珍贵的书籍,而清凉法眼的开启,则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文化的积淀,也体现了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帝都执玉才嫌后,天堑浮桥已架空”,这里通过“帝都执玉”与“天堑浮桥”的对比,表达了对权力更迭与科技进步的思考。帝都的权力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浮桥”的出现则预示着新的连接与沟通方式的诞生,暗示了时代的进步与变革。

最后,“一听大梁春夜雨,最思花是去年红”,这句诗以春夜雨声和去年的花朵为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雨声与花朵,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南唐时期的历史风貌、文化特色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秋夜雨·单于系颈须长索

单于系颈须长索。
捷书新上油幕。
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
归计犹未托。
又一叶、西风吹落。

(0)

秋夜雨·吴翁里第还巾角

吴翁里第还巾角。
不妨天地席幕。
家僮归报道,快酿酒、休教醨薄。
相逢聚散应搔首,且趁时、一笑为乐。
人世大都护落。
更莫问、是非今昨。

(0)

小重山·溪上秋来晚更宜

溪上秋来晚更宜。
夕阳西下处,碧云堆。
谁家舟子采莲归。
双白鹭,惊起背人飞。
烟水渐凄迷。
渔灯三数点,乍明时。
西风一阵白苹湄。
凝伫久,心事有谁知。

(0)

秋夜雨·腰棚傀儡曾悬索

腰棚傀儡曾悬索。
粗瞒凭一层幕。
施呈精妙处,解幻出、蛟龙头角。
谁知鲍老从旁笑,更郭郎、摇手消薄。
歧路难准托。
田稻熟、只宜村落。

(0)

喜迁莺·良辰佳节

良辰佳节。
问底事,十番九番为客。
景物春妍,莺花日闹,自是情怀今别。
只有思归魂梦,却怕杜鹃啼歇。
消凝处,正丝扬冉冉,寸肠千折。
谩说。
临曲水,修竹茂林,人境成双绝。
俯仰俱陈,彭殇等幻,何计世殊时隔。
倚楼碧云日暮,漠漠远山千叠。
沈醉好,又城头画角,一声声咽。

(0)

海棠春 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海棠亭午沾疏雨。
便一饷、胭脂尽吐。
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
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