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寻幽径陟高岩,漠漠平原斥卤咸。
白露秋深蛟蜃窟,紫澜晴挂海天帆。
疏篱未有凌霜菊,野岸曾无带雨衫。
如此登临谁送酒,不须张盖愧头衔。
难寻幽径陟高岩,漠漠平原斥卤咸。
白露秋深蛟蜃窟,紫澜晴挂海天帆。
疏篱未有凌霜菊,野岸曾无带雨衫。
如此登临谁送酒,不须张盖愧头衔。
此诗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的秋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首联“难寻幽径陟高岩,漠漠平原斥卤咸”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沿途的荒凉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探索精神。颔联“白露秋深蛟蜃窟,紫澜晴挂海天帆”则通过白露、蛟蜃、紫澜和海天帆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深邃与大海的辽阔,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颈联“疏篱未有凌霜菊,野岸曾无带雨衫”进一步深化了季节的特征,菊花在寒霜中傲然绽放,而岸边却不见带雨的衣物,暗示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的孤独与坚韧。尾联“如此登临谁送酒,不须张盖愧头衔”表达了诗人对无人陪伴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与自省的态度,即使无人相陪,也无需因孤独而感到羞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一峰高出众山颠,疑隔尘沙道里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鍊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綵虹。
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
君不见春明门外天欲明,喧喧歌哭半死生。
游人驻马出不得,白舆素车争路行。
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