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气含风,槐阴酿雨,园林乍暖还凉。
满径苔痕,分明绿映萝墙。燕泥蹴落芹香。
看穿帘入幕双双。藏阄送酒、添衣卜夜,人在深房。
游踪落拓,大似旗亭。风尘高李,词赋齐梁。
残阳带月,一钩初褪微黄。
花影茫茫,傍温柔、沉醉为乡。
总相忘、盲风噩浪,萍水沧桑。
麦气含风,槐阴酿雨,园林乍暖还凉。
满径苔痕,分明绿映萝墙。燕泥蹴落芹香。
看穿帘入幕双双。藏阄送酒、添衣卜夜,人在深房。
游踪落拓,大似旗亭。风尘高李,词赋齐梁。
残阳带月,一钩初褪微黄。
花影茫茫,傍温柔、沉醉为乡。
总相忘、盲风噩浪,萍水沧桑。
此诗描绘了夏日初临时节,园林中的一番景象。麦气与风交织,槐树的浓荫酝酿着雨意,园中忽而温暖,忽而微凉。苔痕满径,绿叶映照着藤萝的墙壁,燕子轻巧地在空中穿梭,偶尔落下,留下泥土的痕迹,芹菜的香气随之飘散。帘幕轻卷,燕子成双入室,藏匿于室内,似乎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或是在进行某种游戏,增添了几分雅趣。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一场景的温馨与和谐,燕子、苔痕、芹香、帘幕,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游踪落拓,大似旗亭”一句,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相联系,暗示了这里不仅是一处自然美景,更是一个文人交流思想、畅谈诗词的场所。
“风尘高李,词赋齐梁”则进一步点明了此处的文人气息,高李(指高适和李白)的风骨与齐梁时期的文采并存,暗喻了主人徐方虎先生的文学修养深厚,能够吸引众多文人雅士前来聚会。
最后,“残阳带月,一钩初褪微黄。花影茫茫,傍温柔、沉醉为乡。总相忘、盲风噩浪,萍水沧桑。”这几句描绘了日落月升的景象,花影在月光下显得朦胧而美丽,仿佛是远离尘世的宁静之地,让人沉醉其中,忘记了外界的风浪与变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夏日傍晚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文人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