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芳草晚凄凄,蹀躞花边马不嘶。
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桥西。
连天芳草晚凄凄,蹀躞花边马不嘶。
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桥西。
这段诗描绘了一幅晚春湖景图。"连天芳草晚凄凄",设定了场景的时间和氛围,是暮春时节,万物生长的季节即将结束,一片萋萋而带有淡淡的孤寂感。"蹀躞花边马不嘶",通过马儿在花边细步不发出嘶鸣声的动作,传达了自然界开始静谧和平静的气氛。
接着,"蜂蝶已归弦管静",蜂蝶是春天活跃的象征,此时它们已经安息,弦管——古代乐器之一——也沉默无声,这两者的结合强化了环境的宁静感。最后一句"犹闻人语画桥西",在这宁静中,却依稀传来了远处桥边的人语声,增加了一丝生动和温暖。
诗人的笔触细腻,将湖上暮春时分的安谧与生机巧妙地融为一体,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道人眈眈痴虎头,瞭然电转开双眸。
枯木已死寒岩秋,定中霹雳摧四牛。
起来下笔不能休,新诗字字蟠银钩。
发其馀者漫不收,散而纵横为九流。
我观此画真其尤,病维摩诘小有瘳。
文殊大士从之游,彼上人者难对酬。
两公文章虎而彪,万古凡马空骅骝。
向来曹韩与韦侯,笔端亦尝知此否。
世间画本多山丘,阅人何翅如传邮。
对此可以销百忧,先生胡为吟四愁。
妍词少劲气,直表无曲阴。
劝百岂救一,枉尺焉取寻。
世路务争险,人情难测深。
渔樵各有侣,英俊自成林。
药苦病所利,酒多狂莫斟。
珠投防按剑,玉折戒磨簪。
愿持松柏操,甘受雪霰侵。
途穷但回步,何用涕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