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千丈湫,晴空散飞雪。
尊者诺讵罗,坐视眼眨眨。
老禅来住山,梵志翻著袜。
乍可刺汝眼,且要话头活。
老龙千丈湫,晴空散飞雪。
尊者诺讵罗,坐视眼眨眨。
老禅来住山,梵志翻著袜。
乍可刺汝眼,且要话头活。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佛教中的哲理与修行的意境。首句“老龙千丈湫,晴空散飞雪”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面,老龙在深邃的湫中沉睡,晴朗的天空中雪花飘落,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也隐喻了生命的静谧与深远。
接着,“尊者诺讵罗,坐视眼眨眨”通过尊者的形象,暗示了对世间现象的超然观察与理解,即使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洞察力。这种境界是修行者追求的目标,即在动乱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老禅来住山,梵志翻著袜”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老禅师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梵志翻著袜的细节,可能寓意着对传统束缚的突破,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最后,“乍可刺汝眼,且要话头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追求的执着与坚定。宁愿经历痛苦(如刺眼之痛),也要保持思想的鲜活与敏锐,不断探索与思考,揭示了佛教中关于苦行与智慧并重的修行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内在世界与外在表现,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高人卧紫薇,贻我江南箑。
中有尺素书,元是陈琳笔。
珠玑入夜光,星斗当朝出。
出入在怀袖,清风自披拂。
华容易衰朽,劲节犹存骨。
有客称好奇,见之如拱璧。
问予乞取去,施白加圆洁。
如鸾皓其衣,如凤舒其翼。
持以过山亭,为我开沉郁。
索我临池书,问我长生术。
书罢望南山,南山光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