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罗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挂名。
捋下幞头归去好,莫骑驴子傍人门。
娄罗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挂名。
捋下幞头归去好,莫骑驴子傍人门。
这首诗以讽刺的口吻,描绘了一个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的读书人形象。诗中的“娄罗”一词,可能是指那些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平庸、难以脱颖而出的考生。诗人通过“须要逞聪明”这一句,暗示了在科举时代,聪明才智是获取功名的关键,但“金榜何曾得挂名”则直接点明了这位考生尽管努力,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接下来,“捋下幞头归去好”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考生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这条道路,于是决定放弃,回归平凡生活。“莫骑驴子傍人门”,则是对那些仍在坚持,试图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人的劝告,意在提醒他们,这条路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应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既表达了对科举制度下某些不合理现象的批判,也对那些在追求功名道路上挣扎的人给予了理解和同情。同时,它也鼓励人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不必盲目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标准。
忆昔甲寅逢闰夏,于今八载又张筵。
画眉京兆闺房韵,点颔汾阳福寿全。
诗笔风流主坛坫,梅花眷属总神仙。
园亭真率罗耆旧,洛社温公最少年。
烟月扬州小景开,繁华净尽劫燃灰。
却云仓葛怀忠烈,翻是黄巾酿祸胎。
狐鼠城中随昼现,腥臊海气趁潮来。
旧时官舫停桡处,战舰横江画角哀。
壮丽神京数百年,衣冠解体忽戎旃。
杞人忧极天无补,精卫冤深海莫填。
寂寞六宫鸣野雉,阴沉九庙锁烽烟。
黄金台畔兴亡感,洒泪长思乐毅贤。
玉殿垂帘三十秋,当年坤德奠神州。
洗兵曾挽长江水,逆浪翻生大海愁。
松杏山河皆破碎,黍禾宫阙入歌讴。
灞陵西去凭回首,目极燕云暗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