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秋花不见眼花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秋天本应花繁似锦,但在诗人的视野中却是一片寂静,没有华丽的色彩,只剩下淡淡的孤独。此处“眼花”一词,或许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现实的不认同。
“身在孤舟兀兀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将自己比喻成漂浮在水面上的孤舟,显得异常脆弱与无助。这里的“兀兀”字,用以形容孤舟摇曳之状,更添了一份凄凉。
接下来的“细雨作寒知有意”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在细雨中,诗人不仅感受到秋天的萧瑟,更读懂了大自然中蕴含的某种深意。这里的“意”字,或许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抒发与思考。
最后一句“未教金菊出蒿蓬”,则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在这个充满寂寞和孤独的世界里,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某种纯洁无暇的事物的出现。这里的“金菊”象征着高贵与坚韧,而“未教出蒿蓬”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自然和美好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飞扬的精神世界。
几年尘土客京华,一日春乘犯斗槎。
梦好夜归全蜀道,眼明朝宴上林花。
白头佐邑非为晚,蓝绶还乡亦可誇。
况有雄图看悟主,莫伤孤宦向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