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九华》
《游九华》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九华原亦是移文,错怪山头日日云。

乘兴未甘回俗驾,初心终不负灵均。

紫芝香暖春堪茹,青竹泉高晚更分。

幽梦已分尘土累,清猿正好月中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游九华》。诗中描绘了诗人游览九华山的体验与感悟。

首联“九华原亦是移文,错怪山头日日云”以“移文”比喻九华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自己之前对九华山的云雾缭绕有所误解,实际上这正是九华山的魅力所在。

颔联“乘兴未甘回俗驾,初心终不负灵均”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美景的留恋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诗人不愿返回世俗的生活,他的初心始终没有忘记屈原(灵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颈联“紫芝香暖春堪茹,青竹泉高晚更分”描绘了九华山的自然风光。紫芝散发出温暖的香气,春天里可以品尝;青竹环绕的泉水在傍晚时分更加清澈可口。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九华山的生机与宁静之美。

尾联“幽梦已分尘土累,清猿正好月中闻”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的留恋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幽静的梦境已经与尘世的烦恼分离,只有在月光下听到清脆的猿啼声,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华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暮秋郊行

循行岂是补春游,揽辔轻驰谢眺洲。

岸接小桥村路曲,烟凝萧寺梵钟幽。

尘怀顿向閒中涤,野况都从望里收。

风日蹉跎秋过半,家家场圃筑西畴。

(0)

澎湖八景

珠躔联络近文昌,华盖天垂作作芒。

波静影常沈璧彩,地灵名恰应奎匡。

人文蔚起誇翘楚,象纬分明视焕章。

他日奏言烦太史,瀛涯重见聚星堂。

(0)

澎湖杂咏·其十六

一束生刍未肯烧,只缘黄犊腹犹枵。

更从牛后传薪火,曝向斜阳胜采樵。

(0)

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其五

山头看得独分明,阵阵鱼花水面轻。

指点鸣榔打围去,渔人齐说好先生。

(0)

黄秋圃外委金以诗见呈率赠·其一

浪接天高望吼门,太邱祠畔定惊魂。

澹台掷璧龙应避,景略谈兵虱共扪。

骨可封侯奇相在,心忘涉险大波掀。

岛中欲遍歌安宅,莫惮青螺与白猿。

(0)

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其五

簪花同到凤凰池,又共黄州剔藓碑。

我亦江山领风月,今来瀛海把樽卮。

谈深味有书生味,官好为殊俗吏为。

只是年华驹影速,鬓毛相对各如丝。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