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萝陟层峦,投宿远公宅。
众鸟不闻声,悠然夜方寂。
一规月破云,流辉照虚壁。
萧萧松影寒,皎皎山光白。
蛩号露草清,猿啸烟林碧。
我心素爱间,此来惬所适。
逝将谢尘烦,永伴栖元客。
攀萝陟层峦,投宿远公宅。
众鸟不闻声,悠然夜方寂。
一规月破云,流辉照虚壁。
萧萧松影寒,皎皎山光白。
蛩号露草清,猿啸烟林碧。
我心素爱间,此来惬所适。
逝将谢尘烦,永伴栖元客。
这首清代诗人刘清的《月夜宿云门寺》描绘了夜晚在山中寺庙住宿的宁静与清幽。首句“攀萝陟层峦”展现了诗人登山寻宿的过程,充满艰辛与探索。接着,“众鸟不闻声,悠然夜方寂”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只有诗人与自然的对话。
“一规月破云,流辉照虚壁”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穿透云层,洒在寂静的墙壁上,营造出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萧萧松影寒,皎皎山光白”通过松树和月光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山寺的清凉与纯洁。
“蛩号露草清,猿啸烟林碧”通过虫鸣和猿啼,增添了山林的生动与野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我心素爱闲,此来惬所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喜爱,以及决定永久告别俗世烦恼的决心,要与自然同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山寺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笔端跳虎挐龙,当今谁似张夫子。
诗肠九曲,文心万窍,并堪垂世。
减字偷声,惊才绝艳,吾尤观止。
算骚坛几辈,酿花成蜜,该周柳,兼姜史。
不栉羞称进士,列门墙,也添桃李。
香分一瓣,咀华小草,序言蒙赐。
辄作蝇鸣,妄思骥附,题词聊拟。
却还愁、终是女郎弱调,博掀髯耳。
莺憨蝶舞,绿阴浓、佳节却逢端午。
似火榴花庭院寂,阵阵蒲风酿雨。
对景思亲,衔杯忆弟,剩有愁千缕。
天涯欲到,几回魂梦何处?
荆楚风物依然,五丝重续,此日情难诉。
薄命孤忠如一辙,漫说悲同狐兔。
不醒年时,澜翻世路,任韶光催暮。
人生失意,从来无问今古。
万般思,无计奈。因甚当初、劝往天涯外。
欲遂亲欢还自害。百死关人、未足偿君债。
拜翁姑,辞糒粝。揩拭肝肠、好向湘江会。
那管旌扬身后待。许重芳名、青史如何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