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0)
注释
峚:逮本作“密”,今从李本、焦本改。
山阳:山的南面。
朱实:红色的果实。
瑾瑜:皆美玉。
伊:彼。
见重:被重视,被看重。
轩黄:黄帝轩辕氏。
翻译
丹木生长在何方?就在峚山南坡上。
黄色鲜花红果实,食之可以寿命长。
白玉凝成白玉膏,瑾瑜发出奇异光。
岂止君子视为宝,轩辕黄帝早赞扬。
鉴赏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想象中的神话元素,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情操。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这里的“丹木”指的是一种传说中能够延年益寿的仙树,而“峚山阳”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诗人通过这种设定展现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仙果的奇特功能,即能够让人食后延年益寿。黄花朱实形象鲜明,显示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这里的“白玉”与“瑾瑜”都是珍贵之物的代名词,通过这些宝石的描写,诗人渲染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

最后两句,“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神奇事物的珍视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在这里,“轩黄”一词既指皇帝的车马,又含有尊贵的意思,显示出诗人内心对于高洁与尊贵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海经中的神话元素的艺术加工,展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超脱的心灵世界。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如梦令

五鼓孤眠内守。湛寂无中得有。

应物处真常,自是神丹无漏。无漏。无漏。

显现胎仙清秀。

(0)

渔家傲

听说娑婆无量苦。凶兵解散还屯聚。

昨日为齐今日楚。更奴虏。乾坤毕竟归神武。

赵括才疏空自许。强秦用间欺其主。

四十万军生入土。悲前古。至今鬼哭长平下。

(0)

送图南

壶觞送客柳亭东,回首三齐落照中。

老去厌陪新客醉,兴来多与古人同。

戍楼藤角垂新绿,山店柽花落细红。

他日诗名满江海,荠堂相见两衰翁。

(0)

赠薛田察院兼呈刘大著

居丧贫御史,家近亦难归。

却恐诏起复,如何赎绣衣。

仆夫潜去尽,亲友频来稀。

惟有刘东观,时时扣掩扉。

(0)

送魏庄赴举

再战去何如,羸僮逐蹇驴。

路贫多捧刺,学富少担书。

已念离家晚,仍忧取事疏。

西风酒旗下,欲别更踌躇。

(0)

送冯介迎觐

离声无管弦,空把指频弹。

惟子犹为客,何人不作官。

前程贫岂易,后会老应难。

拜想高堂下,麻衣泪始乾。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