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对青山老一秋,逢春又向碧岩游。
凭空为问蓬莱客,何物能消万古愁。
畏对青山老一秋,逢春又向碧岩游。
凭空为问蓬莱客,何物能消万古愁。
这首诗《登仙奕山》由宋代诗人卢侗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心境。
首句“畏对青山老一秋”,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青山不改的景象时内心的畏惧与感慨。这里的“老一秋”不仅指季节的更迭,也暗含着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无奈与哀叹。诗人似乎在说,面对大自然永恒的循环,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短暂和脆弱。
第二句“逢春又向碧岩游”,则转而描述了诗人面对春天来临时的喜悦与重新出发的心情。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人选择再次踏上旅程,探索未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调整,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忘寻找生命中的美好与乐趣。
接下来的“凭空为问蓬莱客,何物能消万古愁”,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独白。他以想象中的蓬莱仙境之主自问,探讨着如何消除长久以来萦绕心头的愁绪。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寄托,以期获得心灵的解脱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自我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与表达。
禁城遥想催银箭,灯火相望人语断。
门外流尘任自高,中秋好月来相伴。
依楼委砌冰皎洁,射隙侵棂雪凌乱。
同僚二公迹见亲,相应顾影为三人。
吟咏清景临佳树,骨爽襟寒不能去。
颇疑宵梦到蟾宫,欲把秋毫分玉兔。
中山美酒生微波,银瓶快泻金叵罗,相邀一醉君如何。
楚水千百源,洞庭为壮观。
势居七泽右,地裂荆吴半。
而我泛扁舟,飘然一归雁。
来之岂为益,去亦未足算。
胡不吹清波,纵发如飞翰。
朝辞庙山曲,午泊巴陵岸。
况有三面风,迎送俱无间。
定非偏薄厚,以掇行旅讪。
奈何苦流滞,兀兀晨复旰。
采芹朝当蔬,伐竹暮供爨。
舟师三十人,饿虎奔刍豢。
使之裹粮绝,虑有探囊患。
二王东南望,貌像颇辉焕。
歌鼓岁无休,香灯夜侵旦。
我为江湖士,乞灵从弱冠。
四到祠宫下,霜髯今已灿。
王其故旧恤,勿以涂人看。
尊师况慈忍,善道阴有赞。
王心或未回,师颊固宜缓。
灵珓似见许,归来整樯幔。
《庙下候风呈同行》【宋·孔武仲】楚水千百源,洞庭为壮观。势居七泽右,地裂荆吴半。而我泛扁舟,飘然一归雁。来之岂为益,去亦未足算。胡不吹清波,纵发如飞翰。朝辞庙山曲,午泊巴陵岸。况有三面风,迎送俱无间。定非偏薄厚,以掇行旅讪。奈何苦流滞,兀兀晨复旰。采芹朝当蔬,伐竹暮供爨。舟师三十人,饿虎奔刍豢。使之裹粮绝,虑有探囊患。二王东南望,貌像颇辉焕。歌鼓岁无休,香灯夜侵旦。我为江湖士,乞灵从弱冠。四到祠宫下,霜髯今已灿。王其故旧恤,勿以涂人看。尊师况慈忍,善道阴有赞。王心或未回,师颊固宜缓。灵珓似见许,归来整樯幔。
https://shici.929r.com/shici/mgCs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