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影住人间,横眼看天下。
都道乾坤一腐儒,自问何为者。
得酒且高歌,无酒干休罢。
若有留髡送客人,一石臣能也。
匿影住人间,横眼看天下。
都道乾坤一腐儒,自问何为者。
得酒且高歌,无酒干休罢。
若有留髡送客人,一石臣能也。
这首诗以隐士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事的洞察与自我反思。首句“匿影住人间”,隐士选择隐匿于尘世之中,不被世俗所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横眼看天下”,则展现出一种超脱的视角,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都道乾坤一腐儒,自问何为者”两句,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认为世人将自己视为无知的腐儒,而诗人却在自省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这种反差,既是对社会偏见的回应,也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肯定。
后两句“得酒且高歌,无酒干休罢”,展现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无论是有酒时的欢歌畅饮,还是无酒时的坚持自我,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若有留髡送客人,一石臣能也”,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愿意为朋友付出一切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帮助他人乐此不疲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士的视角,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展现了其洒脱不羁、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先生读书常闭户,卒岁优游娱艺圃。
风雷笔舌待时摅,锦绣肝肠终日吐。
鸣驺未验北山文,绛帐且为东道主。
忽作寻梅得得来,南枝未落北枝开。
攀条弄英不能去,只愁白日空西颓。
临池照影都无伴,偶挂幽昏不用媒。
主人生来几传癖,道耕德猎无遗力。
形模奇古每起予,议论纵横时夺席。
但喜书横孔圣编,那知梅怨桓伊笛。
正值清霜烂漫晴,宾从满目皆豪英。
未开东阁缘何事,要见诗鸣诉不平。
明日定拚花下醉,想公不负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