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读书常闭户,卒岁优游娱艺圃。
风雷笔舌待时摅,锦绣肝肠终日吐。
鸣驺未验北山文,绛帐且为东道主。
忽作寻梅得得来,南枝未落北枝开。
攀条弄英不能去,只愁白日空西颓。
临池照影都无伴,偶挂幽昏不用媒。
主人生来几传癖,道耕德猎无遗力。
形模奇古每起予,议论纵横时夺席。
但喜书横孔圣编,那知梅怨桓伊笛。
正值清霜烂漫晴,宾从满目皆豪英。
未开东阁缘何事,要见诗鸣诉不平。
明日定拚花下醉,想公不负白鸥盟。
先生读书常闭户,卒岁优游娱艺圃。
风雷笔舌待时摅,锦绣肝肠终日吐。
鸣驺未验北山文,绛帐且为东道主。
忽作寻梅得得来,南枝未落北枝开。
攀条弄英不能去,只愁白日空西颓。
临池照影都无伴,偶挂幽昏不用媒。
主人生来几传癖,道耕德猎无遗力。
形模奇古每起予,议论纵横时夺席。
但喜书横孔圣编,那知梅怨桓伊笛。
正值清霜烂漫晴,宾从满目皆豪英。
未开东阁缘何事,要见诗鸣诉不平。
明日定拚花下醉,想公不负白鸥盟。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位专注于读书的先生,他闭门苦读,寓乐于艺术之中,笔下的文字如同风雷激荡,期待时机展现才华。诗人赞美他的才情横溢,如锦绣肝肠,每日倾吐。他虽未显达,却已赢得东道主的尊重。突然间,他如寻梅般来到,感叹南枝北枝竞相开放,对时光流逝充满忧虑。
在静谧的环境中,他独自欣赏梅花,与影相伴,无需媒妁。这位主人酷爱读书,追求道德修养,其形象独特,言谈犀利。他沉醉于孔圣人的教诲,却不觉梅花似在哀怨桓伊的笛声。在霜天晴日中,宾客云集,他因未能立即启用人才而感到遗憾,期待能听到他们的诗歌申诉不平。
最后,诗人许诺自己将在花下畅饮,坚信这位先生不会辜负与梅花的约定,以及他对人才的期待。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的才情与抱负,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