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云际寺》
《宿云际寺》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yún
táng / wēntíngyún

báigàiwēiyúnjìngshēndōngfēngyuǎnxiāngxún
cāngtáishúsēngguī

hóngshēngqián鹿zàilín
gāoqīngxiāngshēngjìngjìngtángshūqìngchánxīn

cóngguìyánqiánbiéjiànnánnéngzhízhìjīn

注释
东峰弟子:犹言东山弟子,即禅门弟子。
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称东山法门。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qìng)发禅心。
南能:指禅宗南宗惠能六祖。
翻译
自云绕山山路幽深,禅门弟子远来相寻。
僧熟路踏苍苔归寺,鹿在林踩红叶有声。
高阁燃清香生静境,夜堂鸣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告别,不见南能直到如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寺庙图景,充满了禅意和诗意。"白盖微云一径深",开篇即以深邃的山路引人入胜,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东峰弟子远相寻",表明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情谊,以及对高洁精神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苍苔路熟僧归寺"和"红叶声乾鹿在林"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季山中寺庙的宁静与美丽。苍苔覆盖的小径是僧侣们日常行走的地方,熟悉而又安静;红叶飘落的声音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鹿在林中自由漫步,则增添了一份野性与生命力。

"高阁清香生静境"和"夜堂疏磬发禅心"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的清净气氛。高阁之上,香气缭绕,使人心境宁静;而在黑夜中,敲击木鱼的声音,是僧侣们修行和冥想的象征。

最后两句"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紫桂岩可能是诗人与好友告别的地方,时光流逝,但那份情谊仍然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心灵宁静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十四

无人请我。我自铺毡松下坐。酌酒裁诗。

调弄梅花作侍儿。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

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怀。

(0)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其一

战休左触氏,梦破大槐国。

肝胆方一家,燕越非异域。

是中路坦平,本自无降陟。

乾坤有乾坤,无极复无极。

海角尽东南,天门洞西北。

万里无寸草,何人不相识。

亦有鼓刀儿,大烹举铜鬲。

(0)

郑元亚新居面梅开轩诸子读书其间名曰擢英

纷纷百卉不须栽,一见论交正有梅。

诗兴已从东阁动,山寒并许北枝开。

影横窗纸月为友,香著砚屏春共来。

庭下芝兰争秀发,对花君但莫停杯。

(0)

归自南华诗

众绿扬新楚,初晴中薄寒。

行山无阔步,陟巘有遐观。

蕨紫拳犹小,松黄粉渐乾。

无嫌一马瘦,径度两重滩。

(0)

立春绝句二首·其一

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

泼醅酒软浑无力,作恶东风特地寒。

(0)

南歌子

影落三秋月,寒生六月霜。是谁幻出玉筼筜。

乞与一枝和雪、钓漓湘。劲节依琳馆,虚心陋草堂。

笔端元自有雌黄。疑是化龙蜚到、葛仙旁。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