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东边邑,高人秉令初。
激昂风夙远,清净理应馀。
春雨农归业,秋灯户有书。
烦君且安适,不远见徵车。
淮海东边邑,高人秉令初。
激昂风夙远,清净理应馀。
春雨农归业,秋灯户有书。
烦君且安适,不远见徵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淮海边的小镇上新任官职的高人,其风度和治理方式都体现了深远的风范与清静的原则。春天的雨水滋润着农人的劳作,秋天的灯火映照着家家户户的读书景象。诗人以“安适”二字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对其勤政爱民、注重文化教育的肯定。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官员与地方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归休乘暇日,馌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