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路,去来身。一杯还酹画中春。
人间大有忘情处,长日恹恹我共君。
生死路,去来身。一杯还酹画中春。
人间大有忘情处,长日恹恹我共君。
这首《桂殿秋》是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通过对生死、去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与情感世界。
“生死路,去来身”,开篇即以生死为题,探讨生命的无常与轮回。生与死,如同一条漫长的道路,每个人都是在这条路上行走的旅人,终将归于尘土。这里的“去来身”不仅指身体的来去,更蕴含了灵魂的流转与命运的不可预知。
“一杯还酹画中春”,诗人以一杯酒祭奠画中的春天,借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这杯酒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在诗人的笔下,春天不仅代表了生机与希望,也象征着人生的美好瞬间和短暂的欢愉。
“人间大有忘情处,长日恹恹我共君”,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情感的理解。他认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有许多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烦恼、沉浸于美好事物的地方。然而,即便是在这些忘情的时刻,诗人也意识到生活的沉重与疲惫(“长日恹恹”),他与朋友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与孤独。这里的情感既深沉又复杂,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桂殿秋》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