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潘才叔母》
《挽潘才叔母》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剥啄唯深夜,门前杙小船。

有儿能自致,此母已堪传。

竹院前闻熟,桓楹大字悬。

病怀嗟不及,健笔附诸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pāncáishū
sòng / chénliáng

bāozhuówéishēnménqiánxiǎochuán

yǒuérnéngzhìkānchuán

zhúyuànqiánwénshúhuányíngxuán

bìng怀huáijiējiànzhūxián

翻译
只有在深夜时分,门前才会有轻轻敲门声,因为只有一叶小舟停靠。
有个孩子能自己划船来访,这样的母亲事迹已经足以流传。
在竹林环绕的小院前,我听到了熟悉的读书声,那里挂着大字条幅。
我感叹自己的病弱无法亲身参与,只能用健康的笔墨附上我的敬意给贤人们。
注释
剥啄:轻轻敲门声。
杙:系船。
自致:自己划船来访。
堪传:足以流传。
竹院:竹林环绕的小院。
桓楹:柱子或横梁。
病怀:病弱的心情。
健笔:健康的笔墨。
诸贤:各位贤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潘才叔母亲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深夜来访的情景,表现了潘母的勤劳和慈爱。"剥啄唯深夜,门前杙小船",形象地写出潘母在深夜等待儿子归来,甚至亲自划船迎接,体现了她的细心与关怀。"有儿能自致,此母已堪传",赞美了潘母教子有方,儿子能独立成才,这也是她值得传颂的地方。

接着,诗人描述了竹院中熟悉的环境和悬挂的大字,暗示潘母可能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对子女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因病无法亲身表达哀思,只能借助文字寄托哀悼之情,"病怀嗟不及,健笔附诸贤",表达了对潘母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赞扬了潘母的美德,也流露出诗人对亡者的哀悼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踏莎行·月挂琼钩

月挂琼钩,日添乡线。
绮花翻良重重卷。
风口环佩晓珊珊,画堂羯鼓催开宴。
翠缕香凝,玉膏酒滟。
仙翁莫诉玻璃满。
凤衔丹诏下云霓,千秋

(0)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春将去。
花落花开春几度。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
欲写幽怀恨无句。
九十花期能几许。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0)

青玉案·虾须帘上铜钩小

虾须帘上铜钩小。
玳瑁□,轻寒绕。
红叶微香侵语笑。
金钗珠履,凤箫鼓,疑是蓬莱岛。
萱堂日日春生貌。
嫩绿依然鬓边好。
赋□修龄应不少。
年年长见,萱堂□宴,楼外青袍草。

(0)

青玉案·熙春台下花无数

熙春台下花无数。
红紫映桃溪路。
蝶往蜂来知几许。
翠筠亭外,绿杨堤畔,时听娇莺语。
绮筵罗列开尊俎。
总是神仙侣。
竟举笙歌驰玉醑。
介公眉寿,年年此日,长与花为主。

(0)

采桑子·儿家门户重掩

儿家门户重掩,郎住墙东。
枉破春工。
万紫千红一夜风。
伯劳分背西飞燕,何日相逢。
纵得相逢。
海阔天高处处同。

(0)

鹊桥仙·梨花春暮

梨花春暮,垂杨秋晚,归袖无人重挽。
浮云流水十年间,算只有、青山在眼。
风台月榭,朱唇檀板,多病全疏酒盏。
刘郎争得似当时,比前度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