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通野陂,此地昔伤离。
一去迹常在,独来心自知。
鹭眠茭叶折,鱼静蓼花垂。
无限高秋泪,扁舟极路岐。
晴川通野陂,此地昔伤离。
一去迹常在,独来心自知。
鹭眠茭叶折,鱼静蓼花垂。
无限高秋泪,扁舟极路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离别之地的无限感慨。首句"晴川通野陂",通过鲜明的视觉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阳光灿烂、水流通畅的平原世界。
接下来的"此地昔伤离",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这里曾经是他离别之处,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第三句"I去迹常在",进一步强调了往日足迹依旧如故,而第四句"独来心自知"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只言片语。
随后两句"鹭眠茭叶折,鱼静蓼花垂",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鹭在稻草叶下安然入睡,水中的鱼儿在蓼花轻垂之下静静地游弋。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淡定。
最后两句"无限高秋泪,扁舟极路岐",则是诗人在感慨中流下的眼泪,他驾着小舟,在纵横交错的小路上行进,心中的思绪和眼前的景色交织成一幅深秋的画面。泪水如同高远的秋意一般,无边无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不舍与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出一个充满哲理的田园生活画卷,同时也是一曲悠长的离别之歌。
浮屠善幻化,利益誇群愚。
未能空诸有,亦复崇其居。
巍巍金银宫,涌出空山隅。
兴废固由人,无乃法所驱。
眷兹天竺名,古来封域殊。
移之被此地,欲表神灵区。
地势既形胜,人情亦奔趋。
我来适閒旷,二三同志俱。
登顿虽云劳,逍遥还足娱。
仰睇群峰秀,俯循流水迂。
微风动灵籁,满耳聆笙竽。
徘徊将日暮,浩然赋归与。
病起言出游,行行入吴苑。
怀我同心人,去此苦不远。
安能待折麻,始为情可展。
榜舟溯川流,疾进犹言缓。
天寒鸿雁哀,水落湾埼浅。
顾望念何深,独行畏日晚。
日晚将何之,风悲雨凄凄。
君子枉前途,引领见容仪。
精神亮相契,遇此如有期。
何必造门屏,然后尽中怀。
君行当入城,余亦从此归。
方舟且容与,未忍言别离。
别离怅悠悠,于焉聊写忧。
暝投兰若中,宴衎叙绸缪。
起坐临前除,弹琴和清谣。
重阴翳明月,寒风振山邱。
慷慨令心悲,欲罢不能休。
沉吟出门去,鸡鸣忽嘐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