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爪牙,千差万别。截鹤续凫,伤龟恕鳖。
拄杖子,不入这保社。颟颟顸顸,跛跛挈挈。
有眼如盲,有舌如结。静倚松根,憨眠不彻。
佛法从教烂似泥,不说不说。
从上爪牙,千差万别。截鹤续凫,伤龟恕鳖。
拄杖子,不入这保社。颟颟顸顸,跛跛挈挈。
有眼如盲,有舌如结。静倚松根,憨眠不彻。
佛法从教烂似泥,不说不说。
这首宋朝释绍昙的偈颂,语言简洁而寓意深刻。"从上爪牙,千差万别"描绘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暗示佛法中的包容和接纳。"截鹤续凫,伤龟恕鳖"则以奇特的比喻,表达对过于严苛或宽恕过度的批评,强调适度与平衡。
"拄杖子,不入这保社"形象地比喻修行者不应执着于形式,而应深入内在的智慧。"颟顸顸顸,跛跛挈挈"运用叠词,描绘出一种笨拙而坚定的行走状态,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坎坷与坚持。
"有眼如盲,有舌如结"揭示了修行者可能面对的障碍,即使看似有知,实则需破除迷惑。"静倚松根,憨眠不彻"则倡导一种静心入定,但又不陷入沉睡的状态,保持警醒与觉察。
最后两句"佛法从教烂似泥,不说不说",以佛法比喻为虽看似平庸,却蕴含深意,真正的智慧无需过多言辞,通过实践和体验来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富有禅意,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理解和对佛法真谛的追求。
春来心事,分付千钟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櫜戈未肯下灵州,白马将军今白头。
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
六年谣颂流圁洛,卧使雕山添岞崿。
看山饮水无一事,日俸岁饥欣自若。
匹马飘飘朝九天,晚交送别亦潸然。
烦君去路望嵩少,猿鹤相思端可怜。
布种无多寡,收穫几丰凶。
老农知岁异,远贾务日同。
孰是勉无德,莫非矜有功。
君何谢事早,两世有四公。
秋霜先著白髯翁,始信读书未有功。
幽恨不随流水去,壮怀每共暮云空。
敢嗟落叶留无术,但惜巢危死孰从。
赖有高才能作赋,笔端除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