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先著白髯翁,始信读书未有功。
幽恨不随流水去,壮怀每共暮云空。
敢嗟落叶留无术,但惜巢危死孰从。
赖有高才能作赋,笔端除祟是英雄。
秋霜先著白髯翁,始信读书未有功。
幽恨不随流水去,壮怀每共暮云空。
敢嗟落叶留无术,但惜巢危死孰从。
赖有高才能作赋,笔端除祟是英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秋思湮郁忽蒙圆机宠示祟赋欣然开豁为惠大矣率草谢之》。诗中,诗人以"秋霜先著白髯翁"起笔,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秋日里被秋霜染白须发的形象,暗示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他感叹自己虽然勤奋读书,却似乎成效不大,心中充满抑郁之情。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幽恨不随流水去,壮怀每共暮云空",意指深藏的愁苦无法随流水消逝,只能与傍晚的云彩一同空寂。他感慨落叶无法挽留,生命危殆之际不知所从,流露出对生命的忧虑和对未知的迷茫。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消极情绪,反而以乐观的态度自我激励,"赖有高才能作赋,笔端除祟是英雄",庆幸自己还有才华可以借助诗歌来抒发内心,通过写作驱散困扰,视自己为能以文才战胜困境的英雄。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又有对自身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文学力量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