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提壶,催布谷。新笋初抽香簌簌。
支午倦,向回廊,静里一声风啄玉。戏投竿,闲濯足。
一对鸳鸯无事浴。
斜日暮,起渔歌,晚云收尽天如沐。
唤提壶,催布谷。新笋初抽香簌簌。
支午倦,向回廊,静里一声风啄玉。戏投竿,闲濯足。
一对鸳鸯无事浴。
斜日暮,起渔歌,晚云收尽天如沐。
这首《木兰花·村居初夏》描绘了初夏时节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首先,“唤提壶,催布谷”,开篇即以生活化的场景引入,提壶声与布谷鸟的啼鸣交织,营造出清晨的生机与忙碌。接着,“新笋初抽香簌簌”,新长的竹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这一句通过嗅觉和视觉的结合,将自然界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支午倦,向回廊,静里一声风啄玉”,午后时分,人们在回廊小憩,一阵微风吹过,仿佛是大自然的轻吟低唱,清脆悦耳,如同玉石被轻轻敲击的声音,既展现了午后的宁静,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妙。
“戏投竿,闲濯足”,词人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钓鱼、洗脚,简单而自在,体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乐趣。这一场景中,既有对自然的亲近,也有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对鸳鸯无事浴,斜日暮,起渔歌,晚云收尽天如沐”,傍晚时分,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戏,夕阳西下,渔歌唱响,晚霞散去,天空仿佛被洗净一般。这一系列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寓意着一天劳作后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初夏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充满了诗意与生活的韵味。
又添犬马齿,常恐牛羊夕。
牙无数株牢,鬓已太半白。
六朝贵人家,珊瑚高数尺。
复有陵邑豪,沃壤动连陌。
居然燕巢幕,忽矣驹过隙。
伊傅亦中寿,至今名赫赫。
苍苔卧风雨,曾乏断碑额。
中原五十载,胡骑乱禹迹。
谁当懒折腰,去学陶彭泽。
忧端压不下,中夜歌秀麦。
昭代岂无人,腰黄眼前赤。
鸿儒筹禁苍,壮士守边埸。
罢歌且杯酒,浇此怀抱积。
柴门剥剥响,已有贺年客。
江梅丈人行,岁寒固天姿。
蜡梅微著色,标致亦背时。
胡然此柔嘉,支本仅自持。
乃以平地尺,气与松篁夷。
粹然金玉相,承以翠羽仪。
独立万槁中,冰胶雪垂垂。
水仙谁强名,相宜未相知。
刻画近脂粉,而况山谷诗。
吾闻抱太和,未易形似窥。
当其自英华,造物且霁威。
平生恨刚褊,未老齿发衰。
掇花置胆瓶,吾今得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