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口曲·其二》
《汉口曲·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南岸花连北岸香,前湖风接后湖凉。

生憎大别中央出,江汉分流两道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汉口的自然风光与地理特色,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地域特征的精准捕捉。

首句“南岸花连北岸香”,以花香贯穿两岸,营造了一种浓郁而和谐的氛围,仿佛整个江南都被花香所包围,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花”不仅指具体的花卉,也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通过“香”字的运用,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日的气息。

次句“前湖风接后湖凉”,则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象。通过“风”与“凉”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清凉,还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微妙平衡。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第三句“生憎大别中央出”,转而描述了地理上的特点。大别山作为背景,其“中央出”不仅指出了山脉的位置,也暗含了对山脉在地理格局中重要性的强调。这里的“生憎”一词,虽然表面上表达了一种不悦或反感,实际上却是在强调大别山对于汉口乃至更广阔区域的影响,以及它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一句“江汉分流两道长”,总结了汉口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江汉两条大河在此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文景观。通过“分流”和“两道长”的描述,既展现了河流的壮阔与绵延,也暗示了汉口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和繁荣景象。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地理特征,也隐含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汉口作为长江流域重要城市的历史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汉口自然风光和地理特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地域特色的深刻理解。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人文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甘露寺三贤祠联

溯先后三百载游踪,异代同堂,能结有情香火;

冠古今第一流人物,文章事业,也如无尽江山。

(0)

丰农亭联

载酒遍催耕,愿无忘两字丰农,为政先劳原自近;

索绹仍合力,正难得一家和气,力田孝弟本同科。

(0)

挽张百熙联

翊运启文明,保旧作新,于学界创千古奇局;

立贤宽法度,攻工徵艺,在公门尽天下英才。

(0)

千土

隔院秋千杂丝竹;东华尘土梦觚棱。

(0)

挽曾纪泽联

张旃已拓威棱,即今仰屋筹边,擘画总关天下计;

辟谷竟成恶谶,此后质疑问难,呕心谁是过来人。

(0)

大埔县堂联

非难雪一盆冤,须知构讼必凶,愿尔辈毋投此地;

秉如霜三尺法,所贵得情勿喜,与吾民相见以天。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