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十二首·其一》
《杂兴十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生世六六载,始获玷末科。

选官六六载,仕少閒日多。

逆旅脱兵火,专城免干戈。

中原久隔绝,忽焉得经过。

水涸梁山泊,淮流受黄河。

往者故已矣,方来将若何。

开岁七十一,聊拟自挽歌。

(0)
注释
生世:一生。
六六载:六十多年。
始获:才。
玷:考中。
末科:最低等的科举。
选官:担任官员。
仕少閒日:做官日子少,闲暇多。
逆旅:旅途。
脱兵火:逃离战火。
专城:独自管理城市。
干戈:战争。
中原:中原地区。
隔绝:隔绝。
水涸:河流干涸。
梁山泊:地名。
淮流:淮河的水流。
黄河:黄河。
往者:过去。
故已矣:已经过去。
方来:未来。
若何:怎么样。
开岁:年初。
七十一:七十一岁。
聊拟:姑且。
挽歌:挽歌。
翻译
一生六十多年,才考中最低等的科举。
担任官员六十多年,做官的日子少,闲暇时光多。
在旅途中逃离战火,独自管理一座城市,没有战争纷扰。
中原地区长久隔绝,忽然间得以经过。
河流干涸,梁山泊不再,淮河接纳了黄河的水流。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将会怎样呢。
我七十一年岁开始,姑且写下自己的挽歌。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个人经历和历史感的诗作,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命运变迁以及国家动荡的深刻体验。

"生世六六载,始获玷末科。选官六六载,仕少閒日多。"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士人的艰难求学与仕途历程,六六年华不仅是岁月流逝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获得功名,但这种成就来之不易,仕途上的日子也多有闲暇。

"逆旅脱兵火,专城免干戈。中原久隔绝,忽焉得经过。" 诗中的"逆旅"指的是逆境中的旅行,这里强调了诗人经历过战乱与动荡的历史时期,但他个人幸运地避免了兵火之灾,并且在专城中获得了暂时的安全。"中原久隔绝"则是对整个国家或地区长时间内战与分裂的描述,而"忽焉得经过"表达了一种意外的、不易得到的和平。

"水涸梁山泊,淮流受黄河。往者故已矣,方来将若何。" 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水涸梁山泊"是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聚集地的引用,象征着英雄时代已经过去,而"淮流受黄河"则象征着自然界的顺应与融合。这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新的哲理。"往者故已矣"是对过去的一种总结,而"方来将若何"则充满了对于未来命运的迷惘与期待。

最后一句"开岁七十一,聊拟自挽歌。" 表示诗人在七十岁的新年里,开始思考自己的晚年生活,并准备创作一首反映自己生命历程的挽歌。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涯的一种总结,也是一种对于来日无多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动荡以及自然界的变迁进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咏史三首·其一

珍重焦延寿,诸孙尚有碑。

云何多畏忌,不著撰人谁。

(0)

戏题二绝句·其二

枯桐阅岁多,神物含灵爽。

正直七条弦,汝弹恐不响。

(0)

赠伯元宗子归天台

杜陵总是名家子,白驹赤血能千里。

追风蹑景匹神龙,一顾长安秋思起。

霞标遥立海城岑,台彩低临玉树阴。

我亦有梦游天姥,欲入翠微访竹林。

(0)

杂咏·其二

绝顶春山树木稀,前村缥缈暮云飞。

江山举目还依旧,曾柰人民半已非。

(0)

古囊寿藏·其六

来日苦少去日多,自营新兆古囊阿。

浮生从此知归定,弄月嘲云一醉歌。

(0)

中丞刘带川招福州西楼观竞渡·其二

汀蒲漠漠水盈盈,复有江花相映明。

夹岸旌旗摇日色,太平箫鼓泛春声。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