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春山树木稀,前村缥缈暮云飞。
江山举目还依旧,曾柰人民半已非。
绝顶春山树木稀,前村缥缈暮云飞。
江山举目还依旧,曾柰人民半已非。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杂咏(其二)》描绘了一幅春天山景的画面。首句“绝顶春山树木稀”,写的是登高远望,山顶上的树林稀疏,透露出一种荒凉和寂静的气息。次句“前村缥缈暮云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傍晚时分,村庄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如同被暮色与云气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后两句“江山举目还依旧,曾奈人民半已非”,则是诗人感慨人事变迁。他感叹眼前的江山如故,然而曾经的人们却大多不在,流露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深深感慨。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事更迭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变迁的对照,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具有一定的历史沧桑感和人文关怀。
晚风一再老狼籍,春去匆匆不可寻。
蜂蝶亦如人意薄,便无消息到墙阴。
待月长生殿,迎风太液池。
兹颜欢乐日,圣德盛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