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干戈地,城空草自荒。
渔樵怀旧事,何敢议兴亡。
自昔干戈地,城空草自荒。
渔樵怀旧事,何敢议兴亡。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荒凉的古战场景象,通过对过去战争废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的沉思与感慨。
“自昔干戈地,城空草自荒。” 这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时间流逝后的战场图景。干戈,即兵器、战争之意,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过去战争的残酷与激烈。而“城空草自荒”则描绘出了战争过后,城池废墟,长满荒草的萧瑟景象,显现出时间的摧毁力量和自然的复归。
“渔樵怀旧事,何敢议兴亡。” 这两句诗人以渔樵(指渔民与樵夫,即打鱼的人和砍柴的人)的角度,表达了对往昔历史事件的回忆与感慨。渔樵者往往是接近自然、不问世事的人群,他们对于过去的战争,只能是怀念而不能深入议论。这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可能对于那些宏大的历史变迁持有敬畏之心,不敢妄加评论。
整首诗通过对古战场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个人在面对巨大历史事件时的渺小无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过去的怀念与哀伤,以及对自然力量不可抗拒的认同。
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
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
剪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靓妆浓淡蕊蒙茸,高下池台细细风。
却恨韶华偏蜀土,更无颜色似川红。
寻香只恐三春暮,把酒欣逢一笑同。
子美诗才犹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
阊阖西风高,振锡吴门去。
三江碧浸天,惟持一杯渡。
败叶梧桐秋,云中永嘉树。
借问何言归,亲齿桑榆暮。
再怀生育仁,聊为馨洁具。
聆师金石词,郑重加钦慕。
陆梁原上兽,群居先识母。
嗷嗷林中乌,敛翼受子哺。
云何蚩蚩辈,胜衣复能语。
口腹徒自丰,骨肉如行路。
师本谈空人,浮云无去住。
未出轮回身,归心应有悟。
临岐索赠言,愧乏雕章句。
愿达采诗官,当令不孝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