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生微云,机事日夕繁。
兼忘岂不佳,尚有忘者存。
稽首老庞翁,妙处布一言。
请观台上月,万古无昭昏。
太虚生微云,机事日夕繁。
兼忘岂不佳,尚有忘者存。
稽首老庞翁,妙处布一言。
请观台上月,万古无昭昏。
这首诗名为《忘机台》,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何耕之手。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写了作者对于世事变化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太虚生微云,机事日夕繁。”这两句开篇描绘了一种天地间自然生成、万象更新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世间的是非成败,种种纷争,都是在不断变化中。这里的“机事”指的是世上的各种变故和忧虑,它们如同夜晚繁星一样,层出不穷。
“兼忘岂不佳,尚有忘者存。”作者提出一个哲理性的问题,如果一切都能忘记,那岂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现实中,总有人选择或能够去忘记。这里的“兼忘”意味着即使是痛苦和不快,也可以被时间磨灭,而“尚有忘者存”则表明在人世间,还有一些人能做到超脱尘世的忘我。
“稽首老庞翁,妙处布一言。”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向一位年迈的智者(老庞翁)行礼,请求他指点迷津。这里的“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和求教,而“妙处布一言”则是在请求这位长者分享他的高见。
最后,“请观台上月,万古无昭昏。”诗人邀请读者与他一起仰望忘机台上的明月,这轮月亮是超越时空的,是没有终结的。这里的“万古”意味着跨越了时间的界限,而“无昭昏”则强调了这种永恒不变的美好。
总体来说,何耕在这首诗中通过忘机台这一特定空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永恒的理想。他的笔触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抒发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吾今安得,把长江万里,变成醇酒。
天下谁醒侬亦醉,休道先生五斗。
杯里看蛇,蕉间逐鹿,时喜时惊走。
不知有汉,彼哉晋魏何有。
可怜古往今来,蚁争鼠斗,谁弱谁强手。
刘项功名狐董笔,蝴蝶一回庄叟。
泡灭还生,幻成复破,此际无穷否。
一樽长满,青天明月吾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