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七》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七》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榦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0)
注释
粲粲:光彩鲜艳的样子。
三珠树: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八榦:指八株桂树。
灵凤抚云舞,神鸾(luán)调玉音。
翻译
粟烂光辉三珠树,寄生赤水之南滨。
高高耸立迎风桂,八树相连便成林。
灵异凤凰云中舞,神奇鸾鸟鸣玉音。
虽然不是人间乐,王母为之甚欢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神奇瑰丽的仙境景象。开篇“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形象鲜明地展现了三颗璀璨如珠的光彩耀眼,它们依附在一片红色的水边之上,这里的"寄生"二字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接着“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则描绘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景象,其中“亭亭”形容桂树的高大,“凌风”则显示了它不畏强风的气势,而“八干”指的是许多树木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森林。

诗歌继续展开:“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这里将仙境中的生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灵凤”与“神鸾”都象征着高贵而神秘的存在,它们在云端翩翩起舞,与天地之间和谐共鸣,发出如玉般清脆的声音。

最后两句“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仙境不仅仅是世间珍宝的超越之情,而是得到了神话中至高无上的王母娘娘的心悦。这里的"爰"字用来表示因果关系,即因为仙境的非凡,所以获得了王母的喜爱。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心灵归宿与精神追求的深沉寄托。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话元素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至善至美境界的情怀。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九龙十八滩石城险道也归舟过此其险有突过赣州十八滩者为赋七古一首

蕞尔小邑深山中,当年开关亦草草。

劈开群峡通江河,乱石中流全未埽。

任他水石相搏激,成此危途世应少。

我归却乘下水船,叠嶂层峦苦窅窱。

但见旋涡满滩沸,飞湍奋激疾于鸟。

森排形似众星布,喧豗势骇狂澜倒。

百怪纷伏牛渚矶,万驽夹射马陵道。

萦纡不数九折危,迟速只争一线巧。

更有龙口尤嶙峋,小龙大龙各潆绕。

水高何止一丈强,骤下深虞舟莫保。

何年庙宇祠龙神,割鸡沥血致虔祷。

入坎出坎真须臾,且向篷窗豁怀抱。

但看两岸去如飞,不用乘风驾帆饱。

到此何愁行路难,但觉急流归去好。

(0)

陇上作

忆昔将乱离,远行辞大父。

大父春秋高,欲行意原沮。

厥后滞中途,依然返衡宇。

祖庭急问安,一见转愁苦。

溯自圃乡兵,羸老勇犹贾。

继而复渡江,沈屙染难愈。

迎养归故居,医药总无补。

悲哉竟溘逝,仅得六日聚。

差能视含敛,早归幸无阻。

更忆总角时,含饴惯摩抚。

洎乎方弱冠,谆谆详诲语。

白头手一编,文章示规矩。

扶杖必随行,置书勖进取。

至今渺难追,回思益悲怃。

执砚空泫然,恐难绳祖武。

那堪南国䠞,群盗尚撑拒。

何时九州同,家祭告我祖。

年周宿草生,寂寂掩黄土。

再拜奠酒浆,悲怀哽难数。

日夕空归来,扑簌泪如雨。

回望暮门烟,亦是含悲楚。

(0)

登金山二首·其二

雄关互市聚华夷,天堑长江漫诩奇。

北府旧闻兵可用,东流长慨浪争驰。

海门落日横楼舰,山垒秋风展大旗。

不觉又添游子感,自云遥望雁来迟。

(0)

无锡许溯伊编辑张文襄全集绘旧馆缀遗图徵题二首·其一

东阁馀晖浩劫尘,四朝闻见感前因。

醉翁门下今寥落,付托千秋幸有人。

(0)

卿怜小影三首·其三

搜奇昨获钤山集,辑佚曾为梼杌编。

难得画图亲省识,红妆合与汗青传。

(0)

史馆舫斋旧为会典馆提调所居后临御沟一曲故名朱椒堂钱衎石皆有诗见集中余适居之春时窗前白丁香盛开感赋

简册堆中倦眼遮,午晴骤暖闹蜂衙。

依依陈迹深严地,了了繁枝细碎花。

香界顿开窗北面,宫墙每对日西斜。

玄都桃与江潭柳,头白逢春祇叹嗟。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