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无百窍,世事苦纷凿。
自顾七尺躯,清瘦已为鹤。
咄嗟眼中人,谁能免沟壑?
耳目不自娱,春阳亦荒漠。
天倪鬯内和,元气为之橐。
外如枯木禅,面有冰雪削。
独歌眄野坰,空声激烟箨。
蛰日在九渊,大地感黄落。
壶浆不涤愁,沈湎亦何乐?
万里荒云横,炯然见一鹗。
人心无百窍,世事苦纷凿。
自顾七尺躯,清瘦已为鹤。
咄嗟眼中人,谁能免沟壑?
耳目不自娱,春阳亦荒漠。
天倪鬯内和,元气为之橐。
外如枯木禅,面有冰雪削。
独歌眄野坰,空声激烟箨。
蛰日在九渊,大地感黄落。
壶浆不涤愁,沈湎亦何乐?
万里荒云横,炯然见一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开篇“人心无百窍,世事苦纷凿”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人心的复杂与世事的艰难,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切感慨。接着,“自顾七尺躯,清瘦已为鹤”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瘦弱的仙鹤,形象地展现了个体在世事中的渺小与孤独。
“咄嗟眼中人,谁能免沟壑?”一句直抒胸臆,对人性的复杂与世态炎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接下来,“耳目不自娱,春阳亦荒漠”则进一步描绘了内心的荒凉与外界环境的冷漠,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天倪鬯内和,元气为之橐”转而探讨宇宙自然的和谐与内在的平静,与前面的描述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外如枯木禅,面有冰雪削”通过外在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坚韧与冷静。
“独歌眄野坰,空声激烟箨”描绘了诗人独自歌唱,目光投向广阔的田野,声音穿透烟雾,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蛰日在九渊,大地感黄落”以自然界的变化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变迁,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壶浆不涤愁,沈湎亦何乐?”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漠,以及对精神慰藉的渴望。“万里荒云横,炯然见一鹗”以辽阔的天空与孤傲的鹰为喻,象征着诗人虽处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与独立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体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哲学思考。
劝君且醉瓮头春,休把升沉累此身。
自古功名须遇主,到头富贵不由人。
蟠胸器业元高世,落笔词章更出尘。
道在何忧年少去,九重前席会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