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
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
剪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
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
剪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这首词作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古香慢》,其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开篇“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写出了一种萧索孤寂的情景,娥姬(月亮)下落,佩玉摇曳,南园里的花草被白霜覆盖,表现了秋天的凄凉。
接着“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则是词人在黄昏时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桥头和门扉都是记忆的寄托,而倚靠在竹丛中的袖子也透露出一丝秋意的冷清。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的追寻和向往,即便是在梦中,也希望能够像乘着金色的风,拥有翠绿的羽翼一般自由自在。
“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则是对现实中的孤独与寂寞感受的描绘,词人把持着那一点点残留的云和水,内心的凄凉和悲伤如同冷冽的香料一般弥漫。
“渐浩渺、凌山高处”则是对远方山峦的眺望,这种视线上的提升也许在心理上有所慰藉,但更多的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秋澹无光,残照谁主”写出了秋天光线的昏黯,没有了夏日的明媚,也没有了春日的生机,只剩下最后一丝余晖,却也无人能够掌控。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则是对夜晚寒露侵袭肌肤,以及在黑暗中轻易犯错的情形描述,这种感觉既冷且痛。
“剪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表达了词人对于秋天的珍惜和哀伤之情,就像剪不断对秋意的留恋,内心的痛苦如同被割裂一般,而那条曾经行走过的道路上,满是珠光宝气的尘埃。
最后“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则是词人对于即将到来的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担忧,以及对这种季节变化所带来细雨的无奈感受。
露冕优分竹,题舆佐画圻。
比年携手乐,兹日赏心违。
斋祀春来并,娱游别后稀。
谁怜从窭卒,草际犯寒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