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一章改韵同五诗呈尧夫》
《别一章改韵同五诗呈尧夫》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山阿。

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

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柯。

得丧非吾事,何须更寤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zhānggǎiyùntóngshīchéngyáo
sòng / guāng

jiāsuīzàichéngquēxiāoshānā

yuǎnmíngchēngān

yúnguībáishídòngsōng

sàngfēishìgèng

注释
家:家庭住所。
城阙:城市的重要建筑或中心。
萧瑟:冷清、寂静。
山阿:山的凹处,这里指偏远的山中。
名利窟:名利争夺的场所。
安乐窝:舒适、安宁的隐居之处。
云归:云彩归巢。
白石洞:可能指隐居的洞穴或自然景观。
鹤立:鹤挺立。
碧松柯:绿色的松树树枝。
得丧:得到和失去。
吾事:我的事情,这里指个人的忧虑。
寤歌:半夜醒来唱歌,表达忧思。
翻译
我家虽然位于城市之中,却寂静如同山中的幽谷。
我远离了名利争夺之地,自称为一个宁静的避风港。
白云归于白石洞,仙鹤站立在青翠的松枝上。
得失不是我所关心的事,又何必再深夜醒来歌唱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家虽在城阙,萧瑟似山阿”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山林的向往。"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则明确了诗人的选择,脱离世俗的名利追逐,自得其乐于一隅。

第三句“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柯”生动地勾勒出诗人隐逸生活的情景,云游四海最终归宿于幽静的山洞,白鹤立于苍翠的松林之中,更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得丧非吾事,何须更寤歌”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功名利禄的漠视,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满足和自在,不需要再去关注或追求那些世俗的成就,更无需通过歌唱来表达任何情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脱俗,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与现、寿二长老游寿泉,因话去年林屋之游,

何年锡杖斫清甘,天遣深源寿此庵。
金魇万枝浮倒影,为君题作菊花潭。

(0)

玉虚观去宜春二十五里。许君上升时,飞白茅

白云堆里白茅飞,香味芳辛胜五芝。
揉叶煮泉摩腹去,全胜石髓畏风吹。

(0)

与郑少融、赵养民二使者访古訾家洲,归憩松

飘飘竹雨润轻裘,嫋嫋松风系小舟。
安得从容兴废手,越人重上訾家洲。

(0)

再游天平,有怀旧事,且得卓庵之处,呈寿老

访旧光阴二十年,残僧相对两依然。
木兰已老无花发,石竹依前有麝眠。
万户直须龟手药,一龛何用买山钱。
从今半座须分我,共说昏昏一觉禅。

(0)

占星者谓命宫月孛,独行无害,但去年复照作

暗曜加临有救神,煌煌福德自天仁。
只烦终惠苏残喘,官爵从渠奉董秦。

(0)

枕上闻雪复作,方以为喜,起岩再示新诗,复

三白何忧稼穑艰,天於玉粒未吾悭。
不知夜色明空外,但觉朝寒到梦间。
谁子骑驴吟灞上,何人跋马客蓝关。
争如睡熟蒲团上,静听饥鸦啄屋山。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