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恪画醉僧》
《石恪画醉僧》全文
宋 / 吴则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huàzuìsēng
sòng /

dǎojiēshuíchēnzhōuzhāiqiánghuànrén

zhījīndòuzuìyàohuìcóngláisānmèishēn

注释
倒街卧路:形容醉酒或疲惫不堪的样子,倒在街上,躺在路上。
嗔:责怪,怨恨。
粥鱼斋鼓:僧侣们在清晨或斋戒时敲的鼓声,粥鱼指僧人的斋食。
五斗醉:原指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而归隐,此处可能象征饮酒过量或逃避现实。
三昧身:佛教术语,指修行者达到心神专注、忘我入定的状态。
翻译
倒在街头,躺在路边,又有谁会责怪,僧侣们敲着斋饭的鼓声勉强唤醒了他。
别以为他现在是因为喝醉了才这样,他是在体验一种深刻的领悟,那是他的禅定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醉酒的僧人与世俗生活相悖离的情景。"倒街卧路谁复嗔"一句,表达了僧人对世间纷扰无动于衷的态度,他躺在街道上,似乎已经超脱了世俗的评判和忧虑。"粥鱼斋鼓强唤人"则是对比鲜明地描绘了一幅常人的生活场景,他们被日常的饮食和宗教仪式所牵扯,但这都无法打扰到醉僧的清净世界。

接着,"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醉酒状态的赞美。"五斗醉"形容的是极度的醉意,而"要会从来三昧身"则是说在这种醉态中,可以达到一种与宇宙合一、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和精神修养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同时,这也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饮酒作乐,追求心灵自由的文化传统。在这里,石恪画醉僧不仅是形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作者介绍

吴则礼
朝代:宋   籍贯:今湖北阳新)

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猜你喜欢

题曹将军水庙

断碣依江口,荒祠落照平。

人烟双径出,古木一桥横。

水国蛟龙气,灵台鸟雀声。

千秋功业在,庙貌独峥嵘。

(0)

寿北里先生

短发投荒又一年,每逢山寺便留连。

远公自爱寻陶令,吏部曾无识大颠。

一片钟声和骨冷,半边月色可人怜。

文章节义浑閒事,何日还题到白莲。

(0)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其一

学士行歌绩妇迎,惊回春梦起乡情。

解将腰带文犀重,添得空门水月清。

云鬓已随秋雾散,舞衣应逐雨花轻。

翻怜冢畔青青草,不及红莲碛上生。

(0)

丙戌元旦顾家楼

多难还馀善病身,栖栖终不怨风尘。

挈瓢戴雪逢遗老,著屐寻诗有故人。

夜雨暂将山色改,年光又逐泪痕新。

遥知乡国东风早,花信凭吹薄海春。

(0)

访褚敏元不遇

不见神化象,翻怜浪子游。

山光衔晓月,云影罨江楼。

殿角钟鸣午,林边叶报秋。

孤帆天际出,或恐是归舟。

(0)

惜春

鲁戈莫挽东皇辙,春恨如尘心似雪。

韶光冉冉若为留,枝头啼破仓庚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