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投荒又一年,每逢山寺便留连。
远公自爱寻陶令,吏部曾无识大颠。
一片钟声和骨冷,半边月色可人怜。
文章节义浑閒事,何日还题到白莲。
短发投荒又一年,每逢山寺便留连。
远公自爱寻陶令,吏部曾无识大颠。
一片钟声和骨冷,半边月色可人怜。
文章节义浑閒事,何日还题到白莲。
这首清代涌狂的《寿北里先生》描绘了诗人对北里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首句“短发投荒又一年”表达了先生历经沧桑,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投荒"一词暗示了他可能身处偏远之地。次句“每逢山寺便留连”则揭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常在山寺中流连忘返。
“远公自爱寻陶令”借用了东晋名僧慧远喜欢寻找像陶渊明那样隐逸高洁之人的典故,暗指北里先生的品格高尚。"吏部曾无识大颠"则以唐代韩愈未识隐士吕洞宾的故事,暗示北里先生的才德未被世俗所识。
“一片钟声和骨冷,半边月色可人怜”通过环境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清寂而孤高的氛围,月色与钟声烘托出先生的孤独但又超然物外的气质。最后两句“文章节义浑閒事,何日还题到白莲”,表达了诗人对先生文章道德的赞美,以及对能有朝一日一同探讨学问,如白莲般纯洁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赞扬了北里先生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先生的深深敬仰。
彼丈夫兮我丈夫,何须相拜苦头胪。
茆堂草榻堪栖息,大厦高楼焉用图。
有閒钱,当作福,募化他人空劳碌。
空斋静坐可参禅,那定要钟鼓諠填。
名香宝烛,佛是教人觉,僧是教人和,除贪便是修多罗。
汝何为迷著色相,争竞奔波。东土二三,西天四七。
付授只一人,浑沦无字迹。
又何曾百众千众,长篇短篇。
相似今日大棍乱打人,恶口乱骂人。
问你度得几个,脱妄归真。
休誇成佛成祖,且将什么报君亲。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者不存。
莫问玄旨,古来勤俭是良图,三教圣人皆为己。
己甘玉共碎,肯藉瓦能全。
漾水纤鳞跃,欹花细锦鲜。
陶成煮白石,炼就补青天。
秋月冰壶裂,春蚕丝茧缠。
珊瑚笼铁网,蝌蚪蚀苔笺。
纹杂罘罳簟,光分玳瑁筵。
质莹高玉案,晕积近炉烟。
若是词人掷,声同作赋传。
戴生翛翛海鹤姿,胸中潇旷雅负奇。
壮心孤往契千古,劲笔凭陵无一时。
平生结交重意气,与余弱冠缔襟期。
兴来白社朝朝会,别去沧波岁岁思。
十年献策未得志,五岳三山寻杖履。
春风偶逐蓟门游,相见惊狂疑梦里。
便解金貂向酒家,论心日日醉流霞。
探胜西山曾并马,乘凉东郭共看花。
自此天涯旅思宽,顿忘沈陆在金门。
祇便雅会长燕市,谁解离期促马鞍。
闻君归路出吴越,秀岭名湖几超忽。
登临好在暮秋时,文藻山川相映发。
兴尽应归五穗城,白云山下学躬耕。
予亦归来赋已就,期君共访安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