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如蒜颗眼如椒,雄逐雌飞向苇萧。
莫趁螗螂失巢穴,有人拈弹不相饶。
头如蒜颗眼如椒,雄逐雌飞向苇萧。
莫趁螗螂失巢穴,有人拈弹不相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以比喻和警示的方式进行。"头如蒜颗眼如椒"形象地刻画了寒雀的外貌特征,蒜头状的脑袋和炯炯有神的眼睛,让人印象深刻。接下来的"雄逐雌飞向苇萧"则展现了雀鸟间的生活动态,雄性追逐雌性,飞过芦苇丛生的地方,富有生活气息。
然而,诗人通过"莫趁螗螂失巢穴"一句,寓言般地告诫这些寒雀不要像螗螂一样因为贪婪或轻率而失去自己的栖息之所。最后的"有人拈弹不相饶"暗示了外部威胁的存在,提醒寒雀们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会遭受人类的捕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画为题,通过对寒雀的描绘,寓言式地传达了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桑颠榆蹶大河倾,舟过陶波浪始平。
篷影学遮冠盖道,橹声如斥子孙名。
塞鸿已厌趋南北,沙鸟谁知乐性情。
想像故园松菊在,为谁漂泊尚劳生。
槲叶萧萧朔吹寒,山行病瘦怯衣单。
驰驱一带滦江险,彷佛重经蜀道难。
旅邸僦床虽自愧,绣衣持斧要同看。
穷途恰值书云节,秫酒糠灯语夜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