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颠榆蹶大河倾,舟过陶波浪始平。
篷影学遮冠盖道,橹声如斥子孙名。
塞鸿已厌趋南北,沙鸟谁知乐性情。
想像故园松菊在,为谁漂泊尚劳生。
桑颠榆蹶大河倾,舟过陶波浪始平。
篷影学遮冠盖道,橹声如斥子孙名。
塞鸿已厌趋南北,沙鸟谁知乐性情。
想像故园松菊在,为谁漂泊尚劳生。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感伤的河景图。首句"桑颠榆蹶大河倾"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汹涌的气势,仿佛桑树和榆树都在其冲击下摇曳。"舟过陶波浪始平"则描述了船只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直到水流渐平的情景。
"篷影学遮冠盖道,橹声如斥子孙名"运用比喻,篷影如同遮挡官道的华盖,而船夫的划桨声像是在训诫后人。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与告诫。
"塞鸿已厌趋南北,沙鸟谁知乐性情"借塞鸿南北迁徙的疲惫,暗示自己漂泊生涯的艰辛,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想像故园松菊在,为谁漂泊尚劳生"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和宁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劳碌奔波的感慨。
整首诗以河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寓言式地传达了对家庭责任、人生道路和归宿的深沉思考,具有浓厚的人生哲理。
春阴霁。
岸柳参差,袅袅金丝细。
画阁昼眠莺唤起。
烟光媚。
燕燕双高,引愁人如醉。
慵缓步,眉敛金铺倚。
嘉景易失,懊恼韶光改。
花空委。
忍厌厌地。
施朱粉,临鸾鉴,腻香销灭摧桃李。
独自个凝睇。
暮云暗、遥山翠。
天色无情,四远低垂淡如水。
离恨托、征鸿寄。
旋娇波、暗落相思泪。
妆如洗。
向高楼、日日春风里。
悔凭兰、芳草人千里。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