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移饶州别周使君》
《移饶州别周使君》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

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0)
注释
东道:主人。
贤侯:贤良的主人。
南冠:古代囚犯的帽子,代指囚徒身份。
楚囚:楚地的囚犯,这里指被囚禁的人。
皖伯台:历史上的一个地点,可能指举行宴会的地方。
乔公亭:另一个地点,可能用于送别。
舣:停船靠岸。
四年:时间描述,指过去的四年。
身将老:身体逐渐衰老。
百郡:形容地域广大,此处泛指各地。
主:指君主或上级。
鄱阳湖:中国的一个大湖。
青衫:古代官员低级官员的服装。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泪交流:泪水不断流淌。
翻译
我正感激东道主的贤良款待,多么幸运能从南方的囚徒身份中解脱。
在皖伯台前结束我们的离别宴会,在乔公亭下停船准备出发。
离开国家已经四年,身体逐渐衰老,各地征兵之事主上仍然忧虑。
即将前往鄱阳湖,身穿青衫的我面容憔悴,泪水止不住地流下。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移饶州别周使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这两句通过对贤能之人的怀念,抒发了自己因友情得以解脱困境的喜悦。这里的“东道”指的是东下的道路,即诗人将要离开的地方;“感贤侯”则是对贤能之人的怀念;“何幸”表达了一种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南冠脱楚囚”则暗示了诗人曾经的困境和现在得以解脱的情形。

“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皖伯台前”可能是指告别的地方;“收别宴”则表示了一场告别的宴席;“乔公亭下”可能是朋友相送的地方;“舣行舟”则是诗人即将乘船离去。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受和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四年去国”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四年的时间;“身将老”则表现了时光飞逝、自己渐渐衰老的无奈感受;“百郡徵兵主尚忧”则反映了当时国家动荡不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诗人内心的忧虑。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离开时的心情。“更向鄱阳湖上去”则是继续前进的方向;“青衫憔悴”形容心境的凄凉和忧愁;“泪交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情怀,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历史沧桑感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颂古·其六十八

不用唐言译,休将梵语传。

摩醯首罗眼,对面隔西天。

(0)

夫以因于闲暇采集巴句幸寄孔目五言二十韵伏惟不阻为幸

多幸遭逢处,知交信有恩。

偏承相见重,频沐厚光荣。

眷恋常推许,人情每普平。

(0)

颂古三十九首·其七

垂垂杨柳暗溪头,不问东西却自由。

几度醉眠牛背上,数声横笛一轮秋。

(0)

颂古五十七首·其十三

据款结案,得失过半。尽力担当,上船离岸。

无不指示汝,擎茶行食处。圣解凡情不过来。

轩轩头角起风雷。

(0)

偈五首·其五

黄梅雨,麦秋寒。恁么会,太无端。

时节因缘佛性义,大都须是髑髅乾。

(0)

颂古三首·其一

紫罗抹额绣腰裙,倾国风流宛胜秦。

玉笛插藏人不见,夜深吹起凤楼春。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