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叹儒冠误,长随举子忙。
阿戎成雅志,小阮发幽光。
原冷鸰犹近,椿摧桂始芳。
老成嗟不见,犹记貌堂堂。
肯叹儒冠误,长随举子忙。
阿戎成雅志,小阮发幽光。
原冷鸰犹近,椿摧桂始芳。
老成嗟不见,犹记貌堂堂。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肯叹儒冠误,长随举子忙”以反问的语气,感叹儒生生涯的辛苦与忙碌,暗含对逝者一生追求功名的感慨。接着,“阿戎成雅志,小阮发幽光”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赞美逝者实现了高尚的理想,散发出内心的光芒,展现出其人格魅力与成就。
“原冷鸰犹近,椿摧桂始芳”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逝者比作接近原野的鹡鸰鸟,虽未得显赫,但依然保持本真;而“椿摧桂始芳”则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如同桂花般高洁的品质与成就,依旧在世间绽放,影响着后人。这种对比,既是对逝者生前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颂扬。
最后,“老成嗟不见,犹记貌堂堂”表达了对逝者年长智慧的惋惜,以及对其外貌英俊的怀念。整首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一生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哀思。
绣陌凝尘,香车碾玉,相携尽日看花。
一段芳情,今年却讶迟些。
嫩红晕碧娇如许,便樽前、消受繁华。
更堪怜、璀璨明妆,春在天家。
裁冰词笔知谁健,看坐兼长少,韵斗尖叉。
试拂吟笺,元舆赋笔休夸。
三分春色流尘过,忆同游、人隔天涯。
又无端、愁上眉头,欲报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