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仅谋衣食,人閒心却忙。
声联随地义,力任一身纲。
无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粮。
将何消旅夜,薄酒胜茶汤。
非仅谋衣食,人閒心却忙。
声联随地义,力任一身纲。
无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粮。
将何消旅夜,薄酒胜茶汤。
这首诗描绘了在世俗生活中,人们虽然追求衣食之需,内心却因各种事务而感到忙碌的状态。诗人以“声联随地义,力任一身纲”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个体在社会角色中的责任与义务,仿佛声音与行动都紧密关联着所在环境的意义,个人的力量承载着生活的重担。
接着,“无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粮”两句,揭示了生活中的不易与挑战。即使面对困境,人们也敢于坦然接受,但同时又感叹于每日的饮食之需,即便是简单的加餐,也常常感到粮食的匮乏。这种对比,凸显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将何消旅夜,薄酒胜茶汤”则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时光的思考与感慨。在旅途或孤独的夜晚,人们或许会寻找方式来慰藉心灵,而“薄酒”相较于“茶汤”,似乎更能带来暂时的温暖与慰藉,反映了人在艰难时刻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普通人生活中的辛酸与坚韧,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遍情感,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
谁将一段花文木,随文刻成山水。
水出竹林间,人坐竹林里。
竹林深几许,仅对弈、弹琴随喜。
此七贤人,知魏将乱,徉狂避世。
无数管城君,脱颖客、如意参差相倚。
一统摄乾坤,四海同文字。
灵檀七宝几,最笔砚、精良乐事。
邀我写,千首新诗,百幅澄心纸。
太息骚坛,几经消歇,凭谁主持。
算样香人去,吟情未老。流花集在,秀句堪师。
衣惹炉香,才夸宫体,归梦莼鲈肯后时。
因风便,为江东耆旧,频系相思。
曾闻花雨填词,定不愧、当年杜牧之。
问阻风中酒,心情何似。薰香摘艳,怀抱谁知。
莫讶年来,玉颜非昔,禅榻茶烟漾鬓丝。
知何日,共半楼烟雨,相对论诗。
乍脱轻绵,旋飘弱絮,转眼流光如毂。
频岁淮南客里,消他寒燠。
最难忘、前度欢游,不堪听、后庭遗曲。
寻春芊芊,肠断是生绿。
天边无赖明月,又几回流照,玉钩斜足。
酒荡襟怀,不禁乱红频扑。
牵昨梦、画舫冰丝,绕香心、玉妃脂盝。
判携来,十样蛮笺,赋闲情几幅。
淡日帘拢,吹不断、一窗花气。
粉痕低,碧丛晃漾,绿阴摇曳。
半榻图书森映壁,四时风月长侵袂。
羡诗人,惯爱此中眠,添吟思。
芳事尽,余香惠,尘梦倦,翻秋水。
笑枕流漱石,总然非计。
宝篆轻轻琴荐暖,茶烟袅袅风炉沸。
小玲珑,堆向曲阑边,怜空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