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树丛生双涧侧,玄堂羽盖拥团团。
流膏久矣成芝菌,结荫终当集凤鸾。
雨露春深增怵惕,溪山秋晚耐高寒。
淮南不用歌《招隐》,留与云仍百世看。
桂树丛生双涧侧,玄堂羽盖拥团团。
流膏久矣成芝菌,结荫终当集凤鸾。
雨露春深增怵惕,溪山秋晚耐高寒。
淮南不用歌《招隐》,留与云仍百世看。
这首元代诗人屠性的《金粟影》以桂树为题,描绘了其生长环境与象征意义。开篇“桂树丛生双涧侧,玄堂羽盖拥团团”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桂树在两道溪流之侧茂盛生长的景象,玄堂和羽盖的比喻,增添了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接着“流膏久矣成芝菌,结荫终当集凤鸾”两句,通过桂树的膏液滋养万物,最终吸引凤凰栖息的描述,寓意着美好与祥瑞。
“雨露春深增怵惕,溪山秋晚耐高寒”则进一步展现了桂树在不同季节中的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春日里它对雨露的敏感,秋日里它对高山寒冷的适应,都体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最后,“淮南不用歌《招隐》,留与云仍百世看”两句,借用了淮南王刘安《招隐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桂树自然生长状态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桂树及其象征意义将被后人长久传颂。
整体而言,《金粟影》通过对桂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美好品质与精神追求的颂扬,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意境的佳作。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
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
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
远戍看京口,空城问石头。
折芳佳丽地,望月西南楼。
猿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
谁家过楚老,何处恋江鸥。
尺素能相报,湖山若个忧。
寒江鸣石濑,归客夜初分。
人语空山答,猿声独戍闻。
迟来朝及暮,愁去水连云。
岁晚心谁在,青山见此君。
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
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
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
番禺万里路,远客片帆过。
盛府依横海,荒祠拜伏波。
人经秋瘴变,鸟坠火云多。
诚惮炎洲里,无如一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