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诗》
《挽诗》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乡里谈遗德,传流终未休。

甘依泉石老,不应栋梁求。

风树贻深感,云山徙故丘。

宪台忠孝在,宠赠被恩稠。

(0)
鉴赏

这首挽诗,由明代文人杨士奇所作,是对逝者高尚品德与生前事迹的深情追忆。诗中以“乡里谈遗德,传流终未休”开篇,点明了逝者在乡间的美德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接着,“甘依泉石老,不应栋梁求”,描绘了逝者淡泊名利,乐于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其超脱世俗的赞美。

“风树贻深感,云山徙故丘”,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思。逝者如同风中的树木,虽已离去,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云山迁徙,象征着逝者灵魂的远行,但其精神永存。

最后,“宪台忠孝在,宠赠被恩稠”,赞扬了逝者生前的忠诚与孝顺,以及死后受到的崇高荣誉与厚待。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美德的颂扬,展现了古人对于道德品质的崇尚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逝者深深的敬意与怀念。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孟子.孟子见梁惠王

道气凄凉七百年,招贤一举独非天。

当场礼义难分别,回首空山重惘然。

(0)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

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

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

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

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

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

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0)

湖上有作

平湖共天远,浸月坐寒光。

乘流溯荃璧,掉舟寻药房。

佳人折轻荷,随风来珍香。

顾盼但微笑,眉宇何清扬。

日暮共携手,遥指烟中湘。

(0)

题钱静观江山万里图

迢迢江山上,万变纷起伏。

中閒崛奇多,忽此入平沃。

草对近或远,来去自凫鹜。

宇宙本来宽,景物常满目。

此意知者谁,烟林有茅屋。

(0)

送道士十二侄归金观

世道日以漓,人事日以非。

吾宗昔昌繁,儒冠森巍巍。

时节相会聚,燕笑芳菲菲。

迩来岁复岁,存者星晨稀。

我今七十九,奄奄一息微。

汝亦七十八,缡褷旧羽衣。

老我虽待尽,犹与坟墓依。

而汝百里外,茕鹤傍孤飞。

我非寿彭篯,汝非丁令威。

年事已到此,馀生露易晞。

后会安可必,欲别增歔欷。

相送出门去,溪寒日无辉。

我伫汝回首,此意知者希。

丁宁且加餐,得健时一归。

(0)

避难周姓家席地而眠偶成

夜宿山家谢主翁,安排席藁地炉东。

枕头就借支机石,帕额聊防箭隙风。

酒瓮下眠添古话,牛衣中卧有时通。

老吾看破人閒事,锦帐牙床总是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