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
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
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
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离别的场景,通过对比衬托和自然景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向往。
“眼前轩冕是鸿毛”,轩冕指的是官员的车盖,这里以轻盈的鸿毛比喻官位的虚幻和无常,表明诗人对于世间功名利禄的看破与超越。
“天上人间漫自劳”,则是对比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与忙碌于尘世的人类形成鲜明对照,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脱却朝衣独归去”,脱下官服,意味着放弃官职和相关的束缚,这里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解脱与自我释放。
“青云不及白云高”,此句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颜色的云朵的高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愿望。白云作为自然界中最纯净、最高远的事物,被用来象征诗人的心灵境界远超过世间俗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个人理想追求的渴望。
湖光碧浸天,塔影出天半。
寺门犹未至,遥望目已眩。
舣舟携馔具,僧舍饱一饭。
长松隐曲廊,苍藓閟深院。
初日丽层甍,突兀瞻崇殿。
宝珞森庄严,化身亿千万。
沈沈浩劫馀,佛容亦惨变。
老僧出迎客,破衲不掩骭。
向我作乡语,凄切问离乱。
俯仰增感伤,但有泪如霰。
众生尽疮痍,大野困龙战。
如何象教力,不足任回旋。
寂寂钟杵停,冉冉炉烟散。
辞僧却登舟,云水茫无畔。
津梁谁指迷,色相终成幻。
皈依无苦行,兹游徒汗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