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阙感怀》
《归阙感怀》全文
宋 / 陈尧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望阙二年馀,中宵梦玉除。

忽闻天上诏,乍厌海边居。

归路寻芳草,空囊载旧书。

君恩何以报,零泪落尘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īquēgǎn怀huái
sòng / chényáozuǒ

wàngquēèrniánzhōngxiāomèngchú

wéntiānshàngzhào
zhàyànhǎibiān

guīxúnfāngcǎokōngnángzǎijiùshū

jūnēnbàolínglèiluòchén

注释
望阙:遥望皇宫。
中宵:深夜。
玉除:宫廷的玉石台阶,代指朝廷。
诏: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海边居:隐居海边的生活。
归路:回家的路。
芳草:象征美好的归途。
空囊:空无一物的行囊。
旧书:过去的书籍,可能寓含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君恩:皇上的恩德。
尘裾:沾满尘土的衣襟,形容生活困顿。
翻译
我仰望宫阙已经两年多,深夜里常常梦见踏上朝廷的玉石台阶。
忽然听到天上传来的圣旨,突然间厌倦了海边的居所。
踏上归乡之路寻找芬芳的青草,空荡的行囊里装满旧时的书籍。
陛下您的恩情该如何报答,只能让泪水落在尘土覆盖的衣襟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尧佐的《归阙感怀》,表达了诗人长期远离朝廷,内心渴望回归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首句"望阙二年馀",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京城的长久思念;"中宵梦玉除",深夜梦回,仿佛置身于朝廷之中,流露出对仕途的向往。

"忽闻天上诏",突然接到朝廷的征召,让诗人感到惊喜,也揭示了他期待已久的改变;"乍厌海边居",对比先前的海边生活,诗人对回归京城充满急切与厌倦。接下来,"归路寻芳草"描绘出诗人想象中的归途,满眼春色,寄托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空囊载旧书",暗示诗人虽然物质上清贫,但内心装满了学问和对过去的记忆,这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忠诚。最后,诗人以"君恩何以报,零泪落尘裾"作结,表达自己无法用言语回报皇恩,只能以涕泣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权力中心的向往,又有对故乡和亲情的眷恋,以及对君恩的深深感激。

作者介绍
陈尧佐

陈尧佐
朝代:宋   字:希元   号:知余子   籍贯:阆州阆中   生辰:963年—1044年10月26日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
猜你喜欢

雨六首·其四

细丝入夕才飘坠,时密时疏时复置。

隔花宫漏乙夜传,欹枕反侧谁能寐。

(0)

雩祭礼成敬述

昨岁南巡代祭仪,弗躬近简悚然思。

觇辰爰举明禋典,建戊还祈丰楙绥。

已庆千圻春雨足,更看六宇夏云垂。

沾恩敢数希恩霈,苗硕莫知念在兹。

(0)

新春万寿山即景·其五

五里玉河达玉泉,溶溶新水可乘船。

静明沿揽迟他日,午漏声过漫久延。

(0)

环碧楼

一楼一室各称名,得概随方自会情。

著语再三率因便,搜题左右不妨生。

重阴叠翠地无隙,玉露金风天与清。

最喜近郊堪纵目,村村宝穑望西成。

(0)

仇英梅径寻诗图

玉想丰姿铁想肠,横斜疏影蘸银塘。

高人倚树抒吟思,落笔应知字亦香。

(0)

题王炳仿王蒙松路仙岩图

松路仙岩王迹真,仿临一再得精神。

艺惟师古过时辈,因悟菁莪作育人。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