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阙二年馀,中宵梦玉除。
忽闻天上诏,乍厌海边居。
归路寻芳草,空囊载旧书。
君恩何以报,零泪落尘裾。
望阙二年馀,中宵梦玉除。
忽闻天上诏,乍厌海边居。
归路寻芳草,空囊载旧书。
君恩何以报,零泪落尘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尧佐的《归阙感怀》,表达了诗人长期远离朝廷,内心渴望回归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首句"望阙二年馀",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京城的长久思念;"中宵梦玉除",深夜梦回,仿佛置身于朝廷之中,流露出对仕途的向往。
"忽闻天上诏",突然接到朝廷的征召,让诗人感到惊喜,也揭示了他期待已久的改变;"乍厌海边居",对比先前的海边生活,诗人对回归京城充满急切与厌倦。接下来,"归路寻芳草"描绘出诗人想象中的归途,满眼春色,寄托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空囊载旧书",暗示诗人虽然物质上清贫,但内心装满了学问和对过去的记忆,这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忠诚。最后,诗人以"君恩何以报,零泪落尘裾"作结,表达自己无法用言语回报皇恩,只能以涕泣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权力中心的向往,又有对故乡和亲情的眷恋,以及对君恩的深深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