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九日四首·其三》
《次韵九日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蒲团趺坐冷知秋,笳鼓声传出郡楼。

阅世梦中知是梦,说禅头上更安头。

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

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者在深秋时节静坐蒲团,内心感受着季节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诗人通过“阅世梦中知是梦”这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相融合,表达了对人生虚幻本质的深刻洞察。接着,“说禅头上更安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禅者在谈论佛法的同时,也似乎在寻找着心灵的归宿。

“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两句,既是对前文禅者生活状态的延续,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邦君与居士,分别代表了世俗与隐逸两种生活方式,而“吟咏”与“赋”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最后,“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两句,以自然景物入诗,借“官梅”(官府所种之梅)与“江草”(江边生长的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的喜悦,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西兴渡

携家迢递过西陵,江雾微消海日升。

帆影昼惊沙上雁,船声斗落岸头冰。

果园霜后初分橘,渔浦潮平各下罾。

岁晚不思行路倦,剡中佳兴正堪乘。

(0)

潼关失守哭参政舒噜杰存道

十月三日天地昏,将军扼贼死辕门。

火飞华岳三关破,血浸秦川万马奔。

望越伍胥方抉目,战箕先轸不归元。

北风吹尽英雄泪,倚剑悲歌一怆魂。

(0)

忆山中

买山晏坞近天根,遥忆春深正灌园。

一树烂红樱著子,满林鲜碧竹生孙。

少陵只拟还韦曲,安石端宜得谢墩。

归老会寻凌道士,采芝烧药了晨昏。

(0)

金山桥上闻苑池荷香

立马金河上,荷香出苑池。

石桥秋雨后,瑶海夕阳时。

深树栖霞早,微波浴象迟。

烦襟一笑爽,正喜好风吹。

(0)

七月一日之集庆望日次锡山宿玄文馆

海月光芒湿,川云意绪閒。

刚风浮地外,元气满人间。

野榜歌相答,渔灯去不还。

电明知有雨,只在九龙山。

(0)

重赋明山歌送胥式有仪还武昌

盱母城南隐居者,一生耕凿盱南野。

何年移入明山来,筑楼山颠云在下。

环山小坞三十六,中有清池荫桑竹。

日高坞口烟雾消,稍见行人出深谷。

池头古井穿石空,绝底暗与江流通。

井中鲤鱼长尺半,人不敢取疑蛟龙。

隐居何人曾子白,谁其从者胥生式。

先生喜与山为徒,意不在仙在楼居。

胥也来读山中书。

溪翁野老时时一相过,有筐盛蕨兮有酒盛壶。

兴酣题诗满青壁,墨痕入石青模糊。

华盖浮丘,石门麻姑,邻峰丘壑可游衍,山中之乐足以遄吾躯。

生今掉头不肯住,京尘茫茫岁云暮。

岂知卬亦爱山人,未办山赀得归去。

曾先生,几时把袂明山行,洒扫楼上听松声。

黄精饱啖一千日,飞上丹梯朝玉京。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