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荐贤良皆不就,家近陈留访耆旧。
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
清冷池水灌园蔬,万物沧江心澹如。
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对一床书。
昨日公车见三事,明君赐衣遣为吏。
怀章不使郡邸惊,待诏初从阙庭至。
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
故园壁挂乌纱帽,官舍尘生白接䍦。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藜羹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贻故人耻。
累荐贤良皆不就,家近陈留访耆旧。
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
清冷池水灌园蔬,万物沧江心澹如。
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对一床书。
昨日公车见三事,明君赐衣遣为吏。
怀章不使郡邸惊,待诏初从阙庭至。
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
故园壁挂乌纱帽,官舍尘生白接䍦。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藜羹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贻故人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题为《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对个人处境感慨的诗作。
诗中“累荐贤良皆不就,家近陈留访耆旧”两句表明诗人曾多次推荐贤能之士,但都未被采纳,而自己则回到陈留故乡,去探望那些年迈的老人。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两句中,提及韩康、王霸都是历史上的隐逸之士,表明诗人内心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泊,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清冷池水灌园蔬,万物沧江心澹如”描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定。紧接着,“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对一床书”则展现了诗人家庭生活的温馨和个人的学问追求。
“昨日公车见三事,明君赐衣遣为吏”表达了诗人对君王恩泽的感激以及被任命为官的情景。下文“怀章不使郡邻惊,待诏初从阙庭至”则说明诗人上书朝廷,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任用,但又不想让乡邻们知道,以保持谦逊。
“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两句中,诗人自叹对仕途的不羁之心,以及面对被授予官职时的矛盾心理。紧接着,“故园壁挂乌纱帽,官舍尘生白接䍦”则描绘出诗人归家后旧宅中的凄凉景象和官舍中物是人非的情形。
最后,“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个人仕途选择的困惑。末句“藜羹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贻故人耻”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年华渐老,对于往昔未能为国家出力而感到遗憾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生活、仕途选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读书备行文,书实文之祖。
第为掠剩计,读书事已苦。
经精与子奥,不拒万目睹。
撰述贻后来,古人骨已腐。
其鬼既不灵,何由诉肺腑。
缘何日胝沐,各自矜汲古。
官服肆扯挦,衣绣供拆补。
试观养人物,至宝首禾黍。
嘉谷缘土产,食谷不食土。
买珠羡空椟,笑倒居奇贾。
含英而咀华,后生慎如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