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讽五首·其三》
《感讽五首·其三》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0)
翻译
南山上空为何如此凄凉,鬼神之雨洒落在荒草上。
长安城深夜秋意浓,寒风中多少人在岁月中老去。
黄昏时分道路低垂,青栎小道在微光中摇曳。
月光如水,照在树上却无影,只留下一片清晨的洁白。
新婚之人手持漆炬前行,幽深墓地里萤火虫纷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感讽五首(其三)》。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郁情绪和对时事的隐晦批判。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种超自然、神秘而又带有一丝哀伤的情境。南山作为实景,通过“何其悲”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而“鬼雨”和“空草”则营造出一种荒凉与萧瑟的氛围。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这两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是繁华与权力的象征,而“夜半秋”则透露出时光飞逝中的一份凄凉。诗中的“几人老”则更深化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表达了一种无常和悲哀。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这里,“低迷”的黄昏小路和“袅袅”的青石古道共同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清的景象。这种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某种隐秘或是悲凉。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这两句诗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空灵幽远的情感。月光下树木无影,山间只有清晨的静谧和纯洁,这是对心境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最后两句则又回到现实世界中,一盏盏漆制的灯笼迎接着新的客人,而那隐约可见的虫光(萤火虫)却在夜色中闪烁。这种场景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不免让人感受到一些孤独和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立夏后熟甚既而楝花风作极寒

炎官司印未十日,暑气駸駸著病翁。
卷地吹来忽惊散,今朝还遇楝花风。

(0)

书堂前植竹今日移梅於其间

三径向来孤竹弟,一枝今日伴梅兄。
岁寒图上曾相识,一笑相看自有情。

(0)

题三石屏

烟雾冥濛雨意垂,远山隐隐抹修眉。
急摧行李投前店,似我当年在道时。

(0)

菩萨蛮·娇红隐映花稍雾

娇红隐映花稍雾。
金莲容与歌声度。
得句写香笺。
江山此意传。
醉当春好处。
不道因风絮。
去并锦闱眠。
青绫被底仙。

(0)

西江月·堂上簪缨交错

堂上簪缨交错,花间帘幕高张。
与君一咏一飞觞。
莫笑诗狂饮畅。
满路光风转蕙,吟边宫柳斜行。
新词妙绝动宫墙。
紫诰黄麻天上。

(0)

杏花天·看花随柳湖边去

看花随柳湖边去。
似邂逅、水晶宫住。
刘郎笔落惊风雨。
酒社诗盟心许。
玉关外、不辞马武。
便好展、云霄稳步。
郴江自绕郴山路。
欲问功名何处。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